新冠疫情1000天丨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2022年9月26日)

从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通报肺炎疫情到2022年9月26日 , 新冠疫情进入大众视野已经整整1000天了 。 在过去的1000天里 , 新冠疫情对各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人们开始适应佩戴口罩出行 , 我们也习惯了每周一跟踪全球疫情动态……新冠疫情影响时间之久、程度之深在疫情暴发之初是难以想象的 。
疫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命的代价 。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 , 在过去1000天里 , 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达到6.15亿例 , 超过1918年大流感的5亿(估计值)确诊病例 。 在疫情暴发之初 , 研究人员曾基于SARS、1918年大流感的情况来分析新冠疫情可能的影响 。 回过头来看 , 他们实际上远远低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 。 在新冠疫情下 , 截至9月26日 , 已有654万确诊患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 这意味着全球每1万人中就有近9人死亡 。 如果将新冠疫情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也考虑在内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基于2020-2021年的研究 , 上述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还会增加近150% 。 这些数字提醒人们新冠疫情的生命代价 。
分区域来看 , 截至9月26日 , 发达国家累计确诊病例为3.47亿例 , 占全球总数的56%以上 , 其余确诊病例则来自发展中国家 。 在累计确诊病例排名前10的国家中 , 发达国家超过7个 。 如果剔除人口基数的影响 , 从每万人累计确诊病例占比来看 , 欧美等发达国家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比例更高 , 而亚太、非洲国家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相对较低 , 对于后者来说 , 可能与一些国家检测能力有限有关 。
新冠疫情1000天丨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2022年9月26日)
文章图片
新冠疫情1000天丨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2022年9月26日)
文章图片
新冠疫情1000天丨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2022年9月26日)
文章图片
从累计确诊病例来看 , 发展中国家累计死亡病例为425万例 , 是发达国家的近2倍 。 由于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相对落后 , 检测能力也可能受到限制 ,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发展中国家具有更高确诊死亡率 。 从地域分布来看 , 在各大洲中 , 美洲国家死亡病例占总人口比例相对较高 。
新冠疫情1000天丨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2022年9月26日)
文章图片
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 截至2022年9月中旬 , 已经有23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新冠疫情 , 几乎覆盖了全球每一个国家 。 在疫情暴发之初 , 各国应对疫情的思路与历次传染病暴发时相同 , 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实施了所谓“抑制(Suppression)”措施 , 希望通过限制经济活动和鼓励社交隔离来遏制病毒扩散 , 虽然具体措施、程度和实施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同 。 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 2020年全球GDP同比收缩3.6% , 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新低 。 在此之前 , 全球金融危机最困难的2009年 , 全球GDP也只下降了1.7% 。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 许多国家采取了大规模财政与货币政策支持措施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公共部门承担了疫情的部分损失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 , 2020年全球政府债务占GDP比较2019年增加了15.6个百分点 , 达到99.2% 。 此后 , 随着经济纾困政策和大规模疫苗的普及 , 2021年全球经济明显恢复 , GDP同比增速上升近10个百分点至6.1% 。 然而 , 政府支出的快速扩张也为随后的高通胀埋下隐患 。
2022年 , 不断上升的通胀开始困扰大多数国家 , 发达国家的物价增速更是创下数十年来的新高 。 由于主要国家财政支持减弱 , 通胀高企、供应瓶颈等问题持续存在 , 全球增长前景走弱 。 根据IMF7月的预测 , 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降至3.2% , 较年初下调了1.2个百分点;在我们跟踪的108个主要国家中 , 超过80%的国家2022年的GDP仍未回归到长期增长趋势 , 这也可以看作是新冠疫情对经济带来的长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