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本轮疫情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本文转自:贵阳网
贵阳本轮疫情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文章图片
9月25日下午 , 卢大爷从省将军山医院转至“黄码”医院接受健康监测和基础病治疗
76岁的卢大爷经历过人生许多大风大浪 , 没有哪一次 , 像这次一样惊心动魄:
因久积沉疴 , 亲朋好友赶来见一面 , 结果卢大爷被感染了新冠肺炎;
入院第三天 , 生命体征急转直下 , 千钧一发之际 , 医生“以命护命”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室 , 大爷接受气管切管时 , 医生发现气管是“歪”的……
这不仅是与病毒较量的“拔河赛” , 与时间争速的“竞速赛” , 更是践行“人民至上 , 生命至上”的必答题 。
面对重重难关、种种考验 , 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贵州工作组(国家专家组的专家)与贵州省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携手破解一道道医学难题、攻克一个个前沿阵地……终于 , 老人的整体状况恢复平稳 。
贵阳本轮疫情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文章图片
经国家、省级专家组评估 , 卢大爷作为贵阳本轮疫情的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 已达到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出院标准 , 于9月25日出院并转至贵阳“黄码”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龙洞堡院区进行健康监测与基础病治疗 。
险象环生:冲进病房 , 气管插管
9月11日 , 家住毕节市织金县的卢大爷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转到省将军山医院 , 一同前往的还有儿子小卢 。
“这对父子都是阳性病例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支援省将军山医院的七病区主任刘媛怡记得 , 卢大爷除了感染新冠肺炎 , 还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以及脑出血后遗症 , “大爷脑梗多年 , 存在偏瘫、失语等症状 , 而且长期卧床、极度消瘦 。 ”合并多种基础病还感染了新冠病毒 , 病情发展的迅猛程度超乎想象 , 很快从普通型变为重症 。
贵阳本轮疫情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文章图片
老人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 , 与他同住的儿子小卢十分伤心 , “父亲之前在织金当地医院治疗 , 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 已经吃不了东西 , 家里就商量让父亲回家 , 请亲戚朋友们来见一面、再看一眼 。 ”
彼时 , 织金县还没有实施临时静态管理 , 亲友们从各处赶来 。 见面会结束后 , 卢大爷和小卢被检测出“新冠核酸阳性” 。 “后来 , 我们才晓得 , 来的远房亲戚中有一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 。 ”
在省将军山医院 , 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贵州工作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非常关注卢大爷的病情 , 他天天查房、指导制定救治方案、监测生命体征 , 面对焦心的家属 , 他安慰道:“我们是国家专家组的 , 放心吧 。 ”平实的话语却有一股力量 , 让精神紧绷的小卢平静下来 。
贵阳本轮疫情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文章图片
管向东教授检查老人的恢复情况
9月13日上午 , 卢大爷的管床医生刘媛怡进入隔离病区查房 , 老人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 。 中午12点半 , 她刚走出隔离病区 , 手机突然响起 , “快 , 刘医生 , 病人不行了 , 我们马上抢救……快 , 准备心脏复苏 。 ”
说时迟那时快 , 刘媛怡迅速换好隔离防护服 , 直奔卢大爷的病房 , “情况特别不好 , 血氧饱和度87% , 心率降到了42次/分……”
“准备插管!”她果断处置 。 刘媛怡心里清楚 , 已经丧失吞咽功能的老人很可能是被痰堵塞气管 , 一口气上不来 , 引起心脏骤停的风险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