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扎了两万针,口服胰岛素离我们还有多远?

李军的母亲40岁时确诊为糖尿病 , 二十年来已经打了2万多针 , 每天吃饭前掀开衣服给布满硬块的肚皮打三针已经成为必修的功课 。
20年扎了两万针,口服胰岛素离我们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李军母亲的案例 , 是众多挣扎在抗糖一线的糖尿病患者的缩影 。
好消息:
胰岛素未来可以口服还便宜
在我国 ,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 我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
而很多糖尿病患者想要维持正常的生活 , 就需要常年的注射胰岛素 , 肚子上遍布针孔 。
据媒体报道 ,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的一种口服胰岛素片剂以替代日常胰岛素注射 , 在近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他们最新版的口服片剂胰岛素在小鼠身上的试验效果和注射胰岛素的效果相同 。
本项研究中 , 科学家用粒径318纳米的纳米颗粒负载胰岛素 , 并制成含服药片 。 将药片贴在内脸颊和嘴唇间的颊粘膜上 , 胰岛素可不被分解 , 直接吸收输送到肝脏 。
20年扎了两万针,口服胰岛素离我们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1、药物利用度高
注射型的胰岛素 , 假设每针需要100IU , 当前研发的进入胃肠道吸收的口服胰岛素则可能需要500IU , 因为大部分都被浪费了 , 大鼠研究结果显示 , 「胰岛素含片」的药物利用度要明显高得多 。
2、药物释放速度更快
快速释放型的注射胰岛素可在30~120分钟内被完全释放 , 「胰岛素含片」则在给药30分钟后被吸收 。
3、药物成本有望更低
「胰岛素含片」可能更容易被制造 , 更方便被保存和运输 , 因此药物价格可能会更便宜 。
20年扎了两万针,口服胰岛素离我们还有多远?】期待口服胰岛素
也别忘了改变生活方式
这个药物下一步需要进行人体实验 , 人体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相差太多 , 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和人员 , 还涉及副作用、禁忌症等等多方面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现在某搜索网站上搜索到的所谓口服胰岛素只是一种保健品 , 有的是打着美国进口的旗号 。 但保健品是没有也不能宣称治疗功效的 , 购买使用药物听从专业医生指导 , 不要上当 。
"冰冻三尺 , 非一日之寒" , 不良生活习惯的日积月累会导致糖尿病 , 因此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糖尿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 如果不去掉这个病根儿 , 任何神丹妙药也无济于事 。
对于血糖的控制 ,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面尤其注意自己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
怎么吃?
简单来说 , 糖友们只需要注意:
物种丰富 , 粗细搭配 , 需要包含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脱脂乳制品、豆类和瘦肉等;定时定量 , 少食多餐 , 一日3~6餐;低脂少油 , 少糖少盐 , 限制饮酒 , 坚决戒烟 。
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素 , 特别是膳食纤维 。 在《2020最新糖尿病指南》中鼓励糖尿病人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 , 而且食用的摄入量要不低于一般人群的推荐量 , 高纤维素饮食对人体代谢有好处 , 能减缓碳水化物的吸收 , 有利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
怎么动?
定期做有氧运动锻炼 , 如慢跑、快走、广播体操等 。 且所有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遵循相同的建议 , 即两次运动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天 , 有合并症的成年人和2型糖尿病老年人只要其健康状况允许 , 应该尽可能多地进行有氧运动 。
另外 , 糖友还可以积极进行抗阻训练 , 可以改善力量、骨密度、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 , 同时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
不过 ,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空腹运动 , 建议运动时间为餐后一小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