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肺癌的临床探究――国际中医诊疗中心 贾晓周

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属于中医学“肺积”范畴 。 曹建雄教授擅长肺癌的中医辨证辨病治疗 , 认为肺癌病机以气虚、阴虚为本 , 气、痰、瘀、毒为标 , 本虚标实 。 病位在肺 , 与肝、脾、肾相关 。 其中 , 气、痰、瘀的形成均与肝密不可分 , 肺癌关涉脏腑中肝仅次于肺 , 肝气郁结在肺癌发病及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从肝论治肺癌 , 应用疏肝理肺、清肝泻肺、柔肝养血、滋补肝肾四治法 , 达到阴阳和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 。
从肝论治肺癌的临床探究――国际中医诊疗中心 贾晓周
文章图片
肺癌当前是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 , 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为996万例 , 其中 , 肺癌位居癌症死亡人数之首 , 为180万例;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57万例 , 肺癌占17.9%;死亡人数300万 , 肺癌占23.8% , 中国肺癌新发病例与死亡人数皆位居全球首位 。 因此 , 肺癌防治是中国恶性肿瘤防控的巨大挑战 。
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占新发肺癌患者总数的85% , 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 其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消融治疗、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 , 目前手术被认为是治疗的首选方式 。 根据2021年第1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 ,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 手术治疗主要适于肺癌TNM分期中相对早期的患者 , 适用范围较窄 。 大多数患者在检查时已达到进展期 , 手术治疗预后差 , 影响预后的因素也更为复杂 。 多项研究均表明 , 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上升 , 不利于术后康复及预后 。 尽管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技术快速发展 , 但早期手术的肺癌患者生存获益并不明显 , 部分肿瘤患者在化疗和靶向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耐药 , 且化疗毒副作用可诱发严重的并发症 。
相对于西医治疗肺癌方案的不完善 , 中医药治疗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弥补这些劣势 。 根据患者病情中西医结合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 在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术后和放化疗后不良反应 , 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 肺癌论治不可单独治肺 , 提倡从肝治肺 , 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 。
从肝论治肺癌的临床探究――国际中医诊疗中心 贾晓周
文章图片
一、肺癌溯源
肺癌属于“息膹”“肺积”范畴 , 其基本病机为人体正气不足 , 痰瘀胶结积聚于肺 。 初起客邪久滞不去 , 肺气愤郁 , 以致阴阳气血不和 , 脏腑经络功能障碍 , 痰凝血瘀 , 留阻经脉 。 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痛、气急、发热 。 观历代医家论肺癌病因 , 大致可分为内外二因 。 内曰劳逸失度、脏腑亏弱、正气亏虚、年迈体虚、情志内伤等;外曰外感毒邪、烟毒袭肺、饮食失度等 。 《黄帝内经》指出:“积之始生 , 得寒乃生 , 厥乃成积也” , 积聚、癌病一类增生性疾病均与外感邪毒、正气内虚、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 七情内伤与肺癌的发病更有着密切的关系 , 《黄帝内经》提出:“内伤于忧怒 , 而积聚成矣” , 哀思忧怒则易气机紊乱 , 致使痰、瘀等各种病理产物互结于体内 。 随着时间迁移和病况发展 , 久而积聚成形 , 化为瘤体阻滞在脏腑之间 , 日久耗损正气 , 使机体功能失常 , 致阴阳离绝而亡 。
从肝论治肺癌的临床探究――国际中医诊疗中心 贾晓周
文章图片
二、病因证治
2.1经脉连通
十二经脉是气血流通运行、脏腑连通之枢纽 , 起于肺经 , 止于肝经 。 《灵枢·经脉》云:“经脉流行不止 , 与天同度 , 与地同纪 。 ”然气血流注有盛有衰 , 十二时辰与人体的经脉息息相关 。 丑时肝经盛 , 寅时肺经盛 , 肝在丑时将血液推陈出新 , 而肺朝百脉可助心推动新鲜血液送往全身 , 亦可见肝肺二经气血相通 。 足厥阴肝经向上注入肺 , 交于手太阴肺经 。 肝与肺不仅经络相连 , 且皆循咽喉 , 从而使肝肺两脏腑联系愈加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