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癌症可防!国家癌症中心张亚玮教授权威解读中国癌症一级预防重点布局( 二 )


我国癌谱正向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相关恶性肿瘤过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 中国针对特定癌种高发地区人群实施的一级预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
例如 , 20世纪70至80年代 , 云南省宣威市政府对全市进行了大规模改炉改灶工程 , 以降低市民室内燃煤排放物暴露 , 该举措被证实显著降低了当地居民的肺癌发病率 , 是中国恶性肿瘤一级预防史上一个成功案例 。
自1983年起 , 江苏省启东市开展了大规模儿童与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 同时经济转型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从根本上杜绝了启东市居民从食物中摄入黄曲霉毒素B1的机会 , 这对预防肝癌起到了长期保护作用 , 同时降低了启东市肝癌死亡率 。
张亚玮教授介绍 , 尽管以往的一级预防取得了显著成效 , 但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 中国人群的癌谱逐渐由感染及营养缺乏相关恶性肿瘤过渡为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相关恶性肿瘤 。
根据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 我国传统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癌种发病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 但疾病负担仍然较重 。 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相关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种的发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 防控形势严峻 。
另一方面 , 我国居民普遍存在对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系统性认知水平偏低、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
根据国务院于2019年7月颁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 中国居民恶性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基线水平仅为66.4% , 全国居民整体健康素养基线水平仅为14.2% 。 在各类健康素养问题中 , 与恶性肿瘤一级预防密切相关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尤其偏低 , 亟待加强 。
因此 , 针对大众人群的综合恶性肿瘤一级预防重要性日渐凸显 , 亟需建立能覆盖全民的一级预防新模式和新体系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一级预防机制和体系“我经常在想 , 我们做癌症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发文章 , 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哪些是致癌物 , 需要怎样规避它 , 不会得癌症 。 ”张亚玮教授说 , 我国当前缺少面向公众的恶性肿瘤危险因素与一级预防干预策略科普信息传播平台、科学系统的自我健康管理机制以及评估个体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 , 因此建立一个能覆盖全民的集恶性肿瘤一级预防权威科普宣教、个体化恶性肿瘤风险评估与自我健康管理助手于一体的癌症一级预防服务平台 , 对提高中国居民整体恶性肿瘤一级预防能力将大有裨益 。
基于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成果的基础 , 国家癌症中心预防控制部首创的基于数字化智能健康管理的癌症一级预防服务及研究平台(smarthealthmanagementdigitalplatformforprimarycancerprevention,SmartHMDP-PCP)能够有针对性地应对当前恶性肿瘤一级预防面临的挑战 , 并将完善并补强我国恶性肿瘤防控全周期、全链条管理上游的关键一环 。
40%癌症可防!国家癌症中心张亚玮教授权威解读中国癌症一级预防重点布局
文章图片
如上图所示 , SmartHMDP-PCP由多个互相关联又各自独立的模块组成 , 包括一部《癌症一级预防科普教育手册》、一套癌症一级预防风险因素智能管理问卷、一系列个体化癌症风险预测模型、一个智能化自我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以及一部癌症一级预防风险因素标准化数据变量手册 。
张亚玮教授介绍说 , SmartHMDP-PCP主要有两大功能 , 一是服务功能 , 二是研究功能 。
服务功能主要面向普通大众 , 通过问卷测评形式帮助大众预测癌症风险 , 并智能化提供干预策略 , 实现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 研究功能则针对科学研究者 , 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科研需求将各模块及其内部组件拆分并重组 , 实现问卷调查和随访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