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方:正气强了,邪毒败了,经络通了,寒湿散了,身体就好了( 二 )



败毒散之妙 , 在于“气虚者法当益气 , 邪实者法当祛邪” , 败毒散既能扶正益气 , 又能去实祛邪 。 全方的药物组成主要分为两大类 , 一大类是祛邪之药 , 另一大类是扶正药(人参、茯苓、甘草) 。 尤其妙在人参 , 《医方发挥》指出 , 全方妙在人参 , 主要作用有四 , “一是补正气 , 以驱邪外出 , 二是资汗源 , 不致汗之无汗 , 三是散中有补 , 不致耗散真元 , 四是调补正气 , 防邪复入”[2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败毒散是需要有人参的 ,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医家将败毒散和人参败毒散合二为一的原因了 。
由于《汤头歌诀》中有一句“去参名为败毒散” , 让人们误以为人参败毒散去掉人参就是败毒散 ,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 在历代的方剂中 , 并未找到去掉人参的败毒散原方 , 但从《医方集解》中可知 , 人参败毒散去掉人参后 , 有几个加减方 , 都有“败毒散”字样 , 比如去掉人参加荆芥、防风 , 叫荆防败毒散;去掉人参加连翘、金银花 , 叫连翘败毒散;去掉人参加黄芩 , 叫败毒加黄芩汤;去掉人参加大黄、芒硝 , 叫硝黄败毒散;去掉人参与消风散相合 , 叫消风败毒散 。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 , 人参败毒散去掉人参就叫败毒散 , 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
对于败毒散的方源 , 其实详细考证 , 主要有三个源头 , 而且这三个源头都集中在北宋时期 , 第一个是北宋著名医学家钱乙(1032年-1113年)所传的《小儿药证直诀》(成书于1119年) , 第二个是北宋医学家朱肱(1050年-1125年)所撰的《南阳活人书》(成书于1108年 , 简称《活人》) , 第三个是北宋的《太医局方》(初刊于公元 1028-1085 年 , 后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并) 。 所以 , 中医学术界基本一致认为 , 人参败毒散最初源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4
。 基于《直诀》《活人》《局方》三方意见 , 可以大概率地说 , 败毒散又称人参败毒散 , 而“去参名为败毒散”之说 , 只是编辑歌诀的需要 , 并非人参败毒散去掉人参叫败毒散 。

对于败毒散的妙用 , 清代名医徐大椿还有“疫邪发热下痢之专方”的说法 , 并且还成就了一种全新的治法 , 被誉为“逆流挽舟”法 。 用败毒散治疫痢 , 始于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喻嘉言 , 自此之后 , 备受温病学家青睐 , 比如清代名医吴鞠通指出 , “痢之初起 , 憎寒壮热者 , 非此不可也”;清代名医雷少逸也指出 , “若有寒热外感之见证者 , 便推人参败毒散为第一 , 历尝试之 , 屡治屡验” 。 这是因为 , 败毒散解表散寒可除致病之因 , 调气活血以疏肠道之滞 , 益气健脾以匡扶正气 , 这一系列的操作照顾到了外邪所引起的痢疾的各个方面 , 所以凡是因风寒所致的痢疾 , 还是痢疾兼有风寒表证 , 应用败毒散 , 大多可随手取效 。
败毒散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腹泻、疟疾、皮肤瘙痒症及疮疡初起等疾病 , 辨证属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5
。 不得不说 , 败毒散自创立以来 , 备受后世医家广泛好评 , 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加减化裁变化 , 由于人参败毒散稍作加减就有可能变成另一个方剂 , 因此 , 对于它的加减化裁就不赘述了 。 不过在临床运用中 , 需要记住的是 , 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形成的痢疾 , 不要使用人参败毒散 , 且方中辛燥之药较多 , 外感风热以及阴虚外感的人群 , 也不宜使用人参败毒散 。 除此之外 , 过敏体质的人群不宜使用 , 孕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慎用;且在服药期间 , 不要食用萝卜、茶叶等 , 不得与含有藜芦、五灵脂、皂荚等成分的中药与中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