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湖:“微菜园”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尽显“生机”

本文转自:淮安视听网
走进金湖县吕良镇湖畔旺屯 , 道路宽阔整洁 , 一栋栋民居鳞次栉比 , 村民房前屋后栽种绿植 , 葱茏的绿树环绕四周 , “微菜园”内的农作物生机勃勃 , 绘就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
自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 ,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从实际出发 , 不断适应群众需求 , 对老百姓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撂荒地等公共空间赋予新使命 ,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 将一块块遍布砂砾、石头杂草的荒地打造成一块块充满希望的“微菜园” , “变废为宝”成了探索公共空间治理的具体实践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缩影 。
江苏金湖:“微菜园”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尽显“生机”
文章图片
“微菜园”盘活闲置土地
“湖畔旺屯2期住户搬迁之前 , 最担心的就是离田地远了 , 蔬菜、葱姜等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没有栽处 。 现在我们村总计规划了11.5亩用于建设‘微菜园’ , 村民们对新家园的归属感和生活的幸福感更多了 。 ”孙集村支部书记张从勇说 。
该县利用整治出的土地打造“微菜园” , 帮助群众解决了土地利用率低 , 闲置、撂荒等现状 , 探索出“家在园中、村在景中”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 提升公共空间治理效能 。 农民的根在土地 , “微菜园”的打造赓续了群众对土地的情怀 , 美化了公共空间 , 推动了村容村貌大提升 , 创造出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 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 。
江苏金湖:“微菜园”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尽显“生机”
文章图片
“微菜园”使“坐享”变“共治”
“菜园可以让村里闲置土地和劳力真正用起来 , 让村民自发参与到公共空间治理中 。 ”吕良镇党委书记张立武说道 。 按照多绿化少硬化、多利用少浪费、多整合少零碎的原则 , 该镇对菜地统一平整、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 菜地内0.5米宽水泥路纵横交错 , 配备独立的排灌系统 , 农户种植十分方便 。
自开展公共空间治理以来 , 金湖县将如何整治空间环境 , 盘活撂荒资源作为“头等大事” 。 该县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会议经过讨论 , 决定在吕良镇选取吕良小区、新农小区作为试点创新开展“微菜园”空间治理 , 推动村民自发参与公共空间治理 , 让村民成为房前屋后土地的经营者 。
江苏金湖:“微菜园”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尽显“生机”
文章图片
“微菜园”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们将这些闲置土地租给群众 , 既可让在家的老人、妇女有事做 , 吃上自己种的‘放心菜’ , 租金也能充实村集体经济 。 ”张立武介绍道 。 据了解 , 吕良镇将湖畔旺屯、吕良小区和新农小区分散在房前屋后共计965个地块 , 以每户50-100元的年土地租金价格租给农户 , 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
江苏金湖:“微菜园”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尽显“生机”】该镇积极利用“党建+群众”的发展模式 , 把村居“小、散、乱”的闲置、撂荒土地转换成“小、特、精”的特色产业 , 增加附加值 。 目前 , 吕良镇共有81余亩地建设“微菜园” , 实现了乡村治理有效、闲置资源盘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三赢”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