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自主研发AR抑制剂获批上市 前列腺癌患者迎来新选择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AR抑制剂获批上市 前列腺癌患者迎来新选择
文章图片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采访人员马亚宁)首个中国自主研发新型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于近日上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瑞维鲁胺片(商品名:艾瑞恩)上市 。 瑞维鲁胺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新型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 , 本次附条件获批适应症为高瘤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 。 该上市申请于2021年10月被国家药监局按突破性治疗品种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 此次正式获批 , 将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
前列腺癌上升趋势显著
前列腺癌是目前全球男性发病率排第2位、死亡率排第5位的恶性肿瘤 。 国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 但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 , 并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 与西方国家相比 , 我国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转移性患者比例高 , 而这正是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 因此 , 我国患者对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新型药物的临床需求更加迫切 。
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特征性的雄激素依赖性 , 故初诊的转移性前列腺癌基本上都属于mHSPC 。 mHSPC患者接受单纯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平均18至24个月后 , 疾病将进展成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 此时 , 肿瘤恶性程度上升 , 单纯ADT治疗已经无效 , 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不到3年 。 相比较 , 新型AR抑制剂或CYP-17抑制剂(即醋酸阿比特龙 , 抑制雄激素合成)联合ADT治疗mHSPC , 能够有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 延长OS 。 目前 , 包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前列腺癌(2022版)》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指南 , 均将新型AR抑制剂联合ADT治疗的证据级别提升为Ⅰ级 , 推荐其在mHSPC中的临床应用 。
目前全球已获批mHSPC适应症的新型AR抑制剂有2个 , 而国内目前仅有1个于2020年获批 , 故国内患者的治疗选择仍很有限 。 此外 ,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发病特征(肿瘤负荷、基础疾病等)和诊疗现状较国外有一定的差异 , 寻求更贴近中国患者诊疗现状的治疗方案 , 一直是中国临床医生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为中国患者带来新选择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AR抑制剂获批上市 前列腺癌患者迎来新选择】瑞维鲁胺是恒瑞医药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AR抑制剂 , 2018年获得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 。 作为一种新型AR抑制剂 , 瑞维鲁胺在药物分子结构上进行了重要创新 , 使得药物在具有AR抑制高活性的同时 , 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已上市同类产品显著减少而降低中枢神经毒性 , 以及具有更优化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此次瑞维鲁胺获批 , 主要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CHART) 。 该研究旨在评估瑞维鲁胺联合ADT对比标准治疗联合ADT治疗高瘤负荷的mHS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共入组654例患者 , 国内患者占比90.4% , 更贴近中国患者诊疗现状 。
CHART研究结果显示 , 瑞维鲁胺治疗高瘤负荷的mHSPC受试者 , 与标准治疗相比 , 可显著延长主要终点OS和无影像学进展生存期 , 死亡和疾病进展风险分别降低42.0%和53.9% 。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2年6月在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中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亮相 , 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泌尿肿瘤创新药物的重要进展 。 基于该研究成果 , 瑞维鲁胺已获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I级推荐(1A类证据) , 有望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