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它”相当于吃七口油!就藏在你手边的零食里,伤脑毁血管,快查查配料表

薯条、饼干、小蛋糕……
对于很多人来说 , 饥饿的时候用这些小零食垫垫肚子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
不过 , 在享受便利的同时 , 很多人不知道 , 它们可是名副其实的——心血管杀手!
吃一口“它”相当于吃七口油!就藏在你手边的零食里,伤脑毁血管,快查查配料表
文章图片
小心零食里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 , 天然存在于牛羊肉、牛奶及其制品中 , 但由于含量极少 , 所以对于人体本不构成什么危害 。
然而 , 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 。
吃一口“它”相当于吃七口油!就藏在你手边的零食里,伤脑毁血管,快查查配料表】人们对食物的口感及保质期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
于是 , 从20世纪初开始 , 一种名为氢化油的特殊油脂横空出世 。
由于它克服了天然植物油脂所具有的热不稳定性、易氧化性以及不易保存等缺点 , 还能丰富食品酥脆的口感 , 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市售包装食品、餐厅的煎炸食品中 。
而所谓的“氢化” , 就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 , 向植物油中适量引入氢分子 。
这一过程的本意是对原有的天然食材进行“优化” , 但实际上却催生了并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反式脂肪 。
吃一口“它”相当于吃七口油!就藏在你手边的零食里,伤脑毁血管,快查查配料表
文章图片
反式脂肪一定要少吃!
反式脂肪最大的健康危害是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此外 , 还可能诱发肥胖、癌症、糖尿病、生长发育、生殖健康、阿尔茨海默症、抑郁、暴力倾向等健康问题 。
据世卫组织估计 , 反式脂肪的摄入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导致超过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
此外 , 还有研究发现 , 普通脂肪(顺式脂肪)在体内的代谢约为7天 , 而反式脂肪在人体内的代谢长达51天 。
换言之 , 就是吃反式脂肪让人增肥的效果特别强 , 吃1口反式脂肪 , 就相当于吃7口普通油脂 , 或者吃4口肥肉 。
不过 , 虽然反式脂肪有害 , 但是一丁点也不吃几乎做不到 。
其实只要能避免反式脂肪在体内的长期积累 , 对健康的风险就是可控的 。
对此 , 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应低于1% , 大致相当于每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不应超过2.2克 。
我们来计算一下 , 2.2克的反式脂肪大约是个什么概念 。
以现在比较流行的现制现售奶茶为例 , 其反式脂肪含量约为4.65克/100克 。
如果一天喝一杯(约为150~200克) , 所摄入的反式脂肪就已经超过了限制上限 。
吃一口“它”相当于吃七口油!就藏在你手边的零食里,伤脑毁血管,快查查配料表
文章图片
学两招 , 避免反式脂肪超标
学会在零食中准确辨识反式脂肪 , 对于健康很有好处 。
仔细看食品标签
氢化油的名称很多 , 氢化大豆油、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精炼植物油、植物黄油、植物奶油、代可可脂、植脂末、奶精、麦淇淋等都属于氢化植物油 , 不要被其名称迷惑 。
而且 , 这些名称在配料表上的排名越靠前 , 反式脂肪的含量也可能越高
小贴士:这些食物有风险 。
脂肪含量高的面包:起酥面包、丹麦面包、奶油面包等 。
油炸食品:麻花、油条、汉堡、月饼、方便面等 , 还有一些零食 , 比如膨化食品、薯条薯片、江米条等 。
高脂肪零食:饼干、泡芙、薄脆饼、油酥饼、蛋黄派或草莓派、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等 。
以“植脂末”或“奶精”命名的食品: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等 。
少吃高温油炸食物
植物油除了在氢化及精炼过程会产生反式脂肪 , 在烹炸过程中由于油温过高、烹炸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少量的反式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