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成药治鼻炎,把肺中寒气驱逐出境

一个中成药治鼻炎,把肺中寒气驱逐出境
很多人早晨起来 , 第一件事就是狂打喷嚏 , 擤鼻涕 。 或者闻到刺激性气味或者花粉的时候就会鼻子痒、鼻塞、不断打喷嚏、流清涕 。
这种就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症状 。 时间久了 , 就会变成慢性鼻炎 , 鼻子老感觉堵着 , 特别是吸入冷空气或者入夜后症状更加明显 。
辛芩颗粒如果你有上述表现 , 有一个中成药叫辛芩颗粒 , 值得了解 。
辛芩颗粒:细辛、黄芩、苍耳子、白芷、荆芥、防风、石菖蒲、白术、桂枝、黄芪 。
在解构方子之前 , 我们来看看中医是怎么看待鼻炎的问题 。
首先肺开窍于鼻 , 也就是说鼻子正常通气依赖于肺脏的宣发和肃降 。 肺为娇脏 , 一旦收到寒气的侵袭 , 第一时间就是打喷嚏 , 这个看似不经意间的动作 , 实则是肺脏为了驱赶寒邪的排邪反应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 , 感受风寒的时候 , 鼻子想打喷嚏 , 但是很难打出来 , 那是因为肺脏受到寒气的胁迫不能排邪 。 当你差不多好的时候 , 这个喷嚏一打 , 肺气就通畅了 。
寒邪进入肺脏后 , 会使津液凝滞 , 不能正常气化 , 就会变成清冷的鼻涕流出 。 如果寒邪进一步加深 , 鼻窍就会堵塞 , 就好像东北的河流到了冬天结冰一样 。
说的通俗一点 , 肺脏虚弱 , 不耐风寒 , 鼻炎就发生了 。

明白了这点 , 我们来分析一下方子 。
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 。 正是因为肺脏虚弱 , 才有了风寒的有机可乘 。 所以马不停蹄地先给肺脏打打气 。 黄芪、白术、防风 , 如期而至 。 这三味药 , 再熟悉不过的配方 , 玉屏风散 。
【一个中成药治鼻炎,把肺中寒气驱逐出境】黄芪负责充实卫气 , 肺主皮毛 , 卫气布散于体表 , 卫气强大了 , 就好像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 风寒之邪自然不能长驱直入 。
白术补脾气 , 土为金之母 , 中医称之为培土生金 。 脾气强盛了 , 肺气也能得到补充 。 且脾为后天之本 , 气血生化源头 , 气血充盈了 , 卫气就有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 。
风为百病之长 , 寒邪也得借助风邪的力量才能入侵人体 , 防风深谙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 只要遏制住风邪 , 寒邪也就不能为非作歹 。
玉屏风散就好像坚实的城墙一样 , 让肺脏固若金汤 。
做好了防护工作 , 接着就是要驱逐风寒邪气 , 细辛、桂枝、荆芥接踵而来 。
细辛味辛辣 , 味道特别冲 , 气香而走窜 , 大热入肺经 , 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潜伏在肺脏里头的寒饮温化掉 。
桂枝辛温 , 能温经通阳 , 补充阳气 , 就好比给身处严冬的肺脏一抹温暖的阳光 , 当阳气足了 , 布散在肺脏的寒气也就不翼而飞 。
荆芥虽然温阳的力量不如前两者 , 但术业有专攻 , 强项在于祛风散寒 。
整体方针制定好以后 , 局部细节也不能放过 , 苍耳子、白芷、石菖蒲纷纷而来 。
鼻子塞了是很难受的 , 苍耳子绝对是这个领域的专业户 。 苍耳子浑身长刺 , 中医看来这种带刺的药物 , 自带开破属性 , 治疗不通、堵塞的问题 。 放在鼻炎就是通鼻窍 。 而且苍耳子能痛督脉 , 督脉是阳气之海 , 把阳气引到鼻子上来 , 助阳化气 。
白芷能燥湿 , 而且专走阳明经 , 额头、鼻子都是它管理的区域 , 鼻塞厉害的时候前额还会有胀痛感 , 白芷也能止这种燃眉之急的不适 。
石菖蒲是常见的开窍药 , 生在在潮湿环境能燥湿 , 味道特别香而能开窍 , 尤其是心窍和鼻窍 。
值得一提的是黄芩 , 辛芩颗粒是针对风寒型鼻炎 , 黄芩不是清热泻火吗?制方要圆融 , 首先黄芩走上焦 , 入肺经 , 能燥湿 , 可以清除肺脏中的湿 。 其次 , 整个方子温药居多 , 少佐黄芩 , 能防止用温过度而出现上火不适 。 最后 , 寒湿郁久有化热倾向流黄鼻涕的 , 但整体还是以寒为主 , 兼顾清热使得方子更加周全 , 而不偏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