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
土生土长的安吉人 , 对六月霜一定不陌生 。 一到夏季暑热难消时 , 家里人就会背回一捆六月霜 , 这一捆 , 大概够喝上一个夏天 。 抽一支下来 , 冲洗干净 , 再折成一段一段投进壶里 , 开水一冲 , 香气便被激发了出来 , 这香气 , 也是独属于夏天的符号 。
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
文章图片
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
文章图片
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
文章图片
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
文章图片
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
文章图片
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
文章图片
一杯六月霜下肚 , 暑热便消去大半 , 微苦之后 , 带出回甘和清爽 。
在杭垓镇岭西村 , 村民们房前屋后时不时能看到新鲜种植的六月霜 , 米白色的小花结成穗 , 在绿叶的衬托下 , 正如覆在一片绿上的一层霜 。 在岭西村 , 六月霜不仅供村民自己喝 , 还做成了产品 , 销往江浙一带 。
为了解决冲泡便利性和标准化生产的问题 , 岭西村将六月霜研磨成粉状 , 装入袋中 , 制成袋泡茶的形式 。 再通过统一包装 , 制成标准化的产品 。 “传统棒状的六月霜冲泡不方便 , 而且不易保存容易霉变 , 所以我们改为袋泡茶的形式 。 ”岭西村支部书记马明雁告诉采访人员 。 不过也有不少消费者对于原始的冲泡习惯情有独钟 , 所以今年村里又研制出了一批棒状的六月霜 。 “这批产品还在试制阶段 , 我们通过高温烘焙杀灭水分和细菌 , 可以在保留原有口感的同时 , 大大延长保存时间 。 ”马明雁说 。
从2019年起 , 岭西村就开始了六月霜的规模化种植和销售 。 村里将废弃的老学校改造成了六月霜种植基地 , 通过科学种植提高六月霜的品质和产量 。 同时也带动村民们采用间作套种、林下种植等方式规模种植六月霜 。
在村委的一间闲置仓库里 , 存放着不少晒干的六月霜 , 一捆捆摞得整整齐齐 , 这些都是刚刚从村民手上收来的 。 孙金根是村里种六月霜的大户 , 他家里有几亩山核桃林 , 去年 , 村里鼓励村民在山核桃林里套种六月霜 , 他便试种了两亩 , 现在正是六月霜需求旺盛的时候 , 家里一有晒干的六月霜 , 他就送到村委去 。 去年 , 种植六月霜给他带来了3000多元的收入 , 这笔额外的收入 , 让他对种植六月霜更有信心了 。 “六月霜不怎么需要管护 , 而且我们种山核桃本来就要破山的 , 在破山的时候就顺便把六月霜采下来了 , 一举两得 。 ”孙金根说 。
不需要太多成本 , 养护难度也不大 , 村民们种植六月霜的积极性渐渐高了 。
新鲜的六月霜需要晒干才能保存 , 孙金根就把六月霜摊在院子里 , 夏天太阳大 , 晒上几天 , 就可以打捆贮藏 。
岭西村的增收故事: 一杯“六月霜”清凉度一夏】2021年 , 仅六月霜的销售就为该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的增收 。 今年 , 村里打算再加把劲 , 拓宽六月霜的销路 。 “我们打算拍一些短视频发到网上 , 把电商销售渠道建起来 。 ”马明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