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70天后,最后一名康复者从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出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刘世昕)今天上午 , 最后一例新冠肺炎康复者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小汤山方舱医院出院 。 本轮疫情中运行了70天的小汤山方舱医院暂时停运 , 并实现了“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 。
据介绍 , 小汤山方舱医院将根据疫情形势 , 做好随时应急启用、保障救治的准备 。
运行70天后,最后一名康复者从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出院
文章图片
运行70天后,最后一名康复者从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出院】7月9日上午 , 最后一名康复者从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出院 。 北京市卫健委供图
早在2021年11月 , 北京市就启动了小汤山医院应急改造工程 , 利用一个月时间改建为“健康驿站” , 用于接收密接等隔离人员 。
今年4月下旬 , 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感染者的集中收治 , 小汤山“健康驿站”又被转换为方舱医院 。 经过3天紧急提升改造 , 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轻症方舱 , 具备9个隔离单元、1200张床位的保障能力 。
5月1日 , 小汤山方舱医院正式投入运行 , 凌晨4:07分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 。 截至7月9日 , 共运行70天 , 先后开放3个隔离单元 , 累计接收新冠肺炎感染者1130例 。 感染者中年龄最大61岁 , 最小8岁 。
小汤山方舱医院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全权负责 , 实施“以院包区”的医护人员调配方案和“压茬管理”的管理模式 , 探索形成市级轻症方舱的“四个一套” , 即:一套管理体制机制、一套工作制度流程、一套诊疗操作规范、一套服务保障标准 。
先后有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12家医院派出医疗队 , 324名医疗队员坚守一线 , 携手抗疫 。
在医疗救治工作中 , 这家方舱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 坚持中西协同、辨证施治;开展分级查房 , 多学科会诊 。 在院感防控方面 , 坚持三级管理 , 通过“鹰眼监控”系统 , 创立了指挥部感控组和隔离单元感控专员感控风险位点双监督制度 , 形成24小时双岗监控模式 , 确保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 。
小汤山方舱医院自启用以来 , 积极为新冠肺炎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提供人文关怀 , 建立心灵驿站 , 对有需要的高风险隔离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 缓解不适情绪;对医护人员开展心理疏导 , 加强关心关爱;为高考学生提供单间隔离 , 设立高考考场 , 保障考生顺利考试;让母子、夫妻关系的感染者同室居住 , 更加便利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