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文章图片

医生|疼死了有多疼?发明疼痛指数的这位美国人,推动了中国癌痛治疗

核心提要:
1.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 , 由于缺乏系统的诊疗标准 , 无法衡量疼痛量级 , 癌症病人不能得到充分治疗 。 直到八十年代后期 , 查理斯·克里兰教授(Charles S. Cleeland)发明了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 , 通过采用1至10的疼痛指数 , 使疼痛作为主观的症状变得可以量化 。 如今 , 它已成为国际医疗领域治疗疼痛症状的一个基本概念 。
2.克里兰教授曾在90年代时与中国卫生部合作 , 帮助癌痛治疗的概念进入中国 。 由于中国曾经历鸦片战争 , 中国医生和病人十分担忧阿片类药物成瘾 , 但克里兰教授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病人有效 , 成功地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 另外 , 克里兰教授还曾在中国举办癌症疼痛姑息治疗培训班 , 多次邀请了多位疼痛专家来中国讲学 , 并陆续建立了多个小型骨干培训班 ,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疼痛管理的中坚力量 。
3.纪录片《成瘾剂量》里面真实地反映了药物成瘾症的可怕后果 。 如果滥用止痛药 , 病人就很容易变得依赖 , 所以应恰当使用阿片类药物合理止痛 。 克里兰教授指出中国卫生部对推动管控阿片类药物的工作模式让其印象深刻 , 其对药物的严格管控使中国无需经历阿片药危机 。 中国药物管理部门引进口服阿片类药管理癌症疼痛 , 给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确立了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成功的样板 。



疼死了 。
是几乎所有晚期癌症病人对于疼痛的最直接的感受 。
疼痛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最令人难以忍受的症状 。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它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多重痛苦 , 严重影响患者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 中国癌症患者只能得到有限的低剂量吗啡止痛 。 在对癌痛认知不足和止痛药缺乏的年代 , 许多癌症患者在人生的最后时刻 , 都是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中度过 。
但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 无法确诊疼痛是什么?疼痛的标准是什么?因为只有知道疼痛指数 , 才能医治疼痛 。
直到八十年代后期 , 查理斯·克里兰教授(Charles S. Cleeland)发明了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 。 采用1至10的疼痛指数 , 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 , 来报告他的疼痛程度 , 并以此来治疗疼痛 。 他用这种非常简单的方法 , 让疼痛作为主观的症状变得可以量化 。 比如 , 当你今天进入中国以及美国 , 或者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医院里的时候 , 医生会问你一句话 , 你疼吗?疼痛的指数从1至10 , 你是几?这个以自己的疼痛感觉来衡量的指数 , 今天已成为国际医疗领域治疗疼痛症状的一个基本概念 。 这个量表也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