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温病学派创始人,养生方法至今造福世人

叶天士生于1666年 , 江苏吴县人 , 名桂 , 号香岩 , 是清代康熙和乾隆两朝著名的医学家 , 中医温病学派的创始人 , 同时精通医理和药理 , 不仅是中医圣手 , 而且是药理名家 , 尤其擅治疑难杂症 , 同时深研养生方法 , 是著名的老年养生学家 。
叶天士出生于正宗的医学世家 , 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 。 叶桂从小耳濡目染 , 极有天赋 。 他从12岁开始就从父学医 , 但不幸的是他14岁时 , 父亲却死了 , 只好拜父亲的弟子朱某为师 , 专学医术 。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温病学派创始人,养生方法至今造福世人
文章图片
不过 , 叶天士拜的师不止朱某 , 他从14岁到18岁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更换了7位老师 , 这些老师都有一技之长 , 也是父亲生前的好友 。 他之所以如此频繁地换老师 , 并不是因为心性不定 , 而是因为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老师的本领 。 中医世家出身 , 天资极高 , 多方拜师 , 让叶天士的医术精进 , 很快就可以独立行医 , 而且效果很好 , 药费很便宜 , 所以很快就在当地名声鹊起 。
除了精通医术 , 他还精研药理 。 他想尽办法拜当时的名医程敬通为师 , 专门学习药物炮制方法 , 补齐自身在药理方面的短板 , 最终做到了把医理和药理融会贯通 , 因此 , 开方用药与常人差别很大 , 往往出其不意而效果显著 。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温病学派创始人,养生方法至今造福世人
文章图片
中医大夫有一个基本的规律 , 就是越老医术越高 , 要出名一般要50岁以后 。 但是 , 叶天士不到30岁就名满天下 , 这在中医界是非常少见的 。 《本草再新》中记载:“吴门叶天士以医术擅名于世者五十年 。 ”这是后人对叶天士的评价 。 《清史稿》中对此有类似的记载 。 一个医者 , 能够载入史册 , 足见其成就之高 。
叶天士的名气很大 , 连康熙都知道了 。 当时 , 他背上长了很多疮 , 御医们多方医治都束手无策 , 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 非常痛苦 。 于是召叶天士进宫诊治 , 没想到叶天士一剂药见效 , 7天就痊愈 。 康熙十分高兴 , 御赐牌匾“天下第一” 。 后来 , 康熙得了疟疾 , 一直高烧不退 , 御医们也是不知所措 。 叶天士诊治时 , 仅犀牛角、墨汁和生青蒿做成药 , 一剂就退烧了 。 能够把中药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别出心裁 , 在中医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 。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温病学派创始人,养生方法至今造福世人
文章图片
叶天士不仅精研医术 , 而且非常重视防病和养生 。 他认为 , 与其生病后再治 , 不如提前预防生病 。 他的养生防病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食疗为先 。 叶天士认为养生必须从饮食做起 。 病从口入 , 平时的饮食对养生极为重要 。 叶天士认为 , 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 脾胃比较虚弱 , 宜采用食疗的方法 , 如果食疗不愈时再用药也不迟 。
养生可以适当使用药膳 。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 叶天士认为可以适当使用药膳 , 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特征适当进补 , 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 但是 , 他非常反对过度进补 , 认为这反而有害 。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温病学派创始人,养生方法至今造福世人
文章图片
戒烟限酒可以预防中风 。 叶天士提倡中老年人饮食要薄味静调 , 力戒酒肉和厚味 。 他特别反对过量饮酒 , 认为会伤害脾阳 。 此外 , 他非常反对抽烟 , 认为抽烟会损伤体质 。 戒烟酒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可以有效预防中风 。
力戒躁怒 。 叶天士认为 , 很多人都是由于七情内伤等精神因素而引发的疾病 。 比如有的人长期嗔怒 , 从而造成精神失常 , 引发疾病 。 而老年疾病中常见的肝气郁积、肝风动火和肝胃不和者 , 多半是情绪不佳所引起的 。 因此 , 他认为“有年最宜开怀” , 这是养生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