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过饱,不欲极饥而饮是什么意思,了解下

圣人曾经曰过 , 君子食无求饱 , 居无求安 ,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就有道而正焉 , 可谓好学也已 。 道家养生先师葛洪则教育大家 , 不欲极饥而食 , 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 , 饮不过多 。 咱们的传统文化中 , 有阴阳转化的根基 , 在时刻提醒 , 凡事有度 , 过之则不及 。 就是吃饭喝水 , 也要节制 。 这些说法 , 是凭空想出来的 , 还是真能找到科学佐证呢?近日 , 发表在《柳叶刀》系列的《糖尿病与内分泌》杂志的论文 , 给出了答案 。 咱们现在来聊要点 。
食不过饱,不欲极饥而饮是什么意思,了解下
文章图片
食不过饱 , 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话来概括 , 就是热量限制 。 这种观点 , 在1935年时就学者提出过 , 提倡在不导致营养失衡的前提下 , 有规划地适量限制每天的总能量摄入 。 请注意要点 , 1是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2是适量 , 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形成习惯并坚持 。
食不过饱,不欲极饥而饮是什么意思,了解下
文章图片
近些年来 , 热量限制的研究较多 。 咱们来举几个例子吧 。 2011年时 , 意大利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 , 限制热量摄入 , 只给小鼠日常所需70%能量的饲料 , 能够激活与长寿相关的分子 , 鼠的认知和记忆能力更好 , 也不会得糖尿病;2011年时 , 荷兰学者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证实 , 每天仅摄入500千卡的热量 , 4个月后 , 受试者的心包脂肪量从39毫升降到了31毫升 , 心脏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时 , 英国学者对30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 给予8周的流质饮食 , 每天摄入600到700千卡热量 , 然后严格控制体重6个月 , 其中13例在没有服用任何降糖药的前提下 , 实现了糖尿病逆转 。
食不过饱,不欲极饥而饮是什么意思,了解下
文章图片
这次的研究是由杜克大学的团队进行的 , 为期2年 , 共招募了238名受试者 , 这些人都是身体健康且不肥胖的年轻人 。 受试者被分为2组 , 1组不进行饮食限制 , 作为对照;另1组进行热量限制 , 原计划是每天摄入热量减少25% , 但是 , 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 , 每天平均热量摄入只减少了11.9% , 差不多就是只吃九分饱的状态 。
食不过饱,不欲极饥而饮是什么意思,了解下
文章图片
经过2年的观察 , 对照组体重平均增加0.1公斤;热量限制组 , 体重平均下降了7.5公斤 , 而且减去的体重中的71%是脂肪 。 对照组的平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出现轻度升高;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空腹胰岛素稍升高 , 空腹血糖变化不大;胰岛素敏感性有轻度降低 。 相反 , 热量控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有所降低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降低 , 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水平下降 , 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
食不过饱,不欲极饥而饮是什么意思,了解下
文章图片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 , 热量限制带来了心脏及代谢风险指标的全面显著下降 。 学者们同时建议 , 即使目前的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心血管及代谢指标还在正常范围内 , 采取热量限制措施 , 也可以减少心血管及代谢疾病的风险 , 使自己的健康获益 。 这说明 , 食不过饱 , 九分饱 , 每餐只是少吃几口 , 都对健康维护有帮助 。
食不过饱,不欲极饥而饮是什么意思,了解下
文章图片
有关热量限制的方案 , 目前总结出了3种主要模式 。 第1种是限热量平衡饮食CRD , 每天只摄入800到1500千卡热量 , 达到能量负平衡 , 每周体重平均下降0.4到0.5公斤;第2种是间歇性断食IF , 5加2模式 , 在1周内有5天是正常进食 , 其余2天则摄取25%的能量 , 女性为每天500千卡 , 男性600千卡;第3种是模拟禁食FMD , 在1个月中 , 有5天时间限制热量 , 限制期的第1天 , 摄入正常热量的50% , 其余4天摄入正常热量的10% 。 当前的研究发现 , CRD可以减重 , 并改善血糖状况 , 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在日本进行的5加2IF法观察 , 坚持6个月 , 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在美国进行的研究则证实 , FMD法对血压和体脂的降低效果较为显著 。 但是 , 也有学者认为 , FMD法还缺少大规模的观察数据 , 不建议盲目尝试 。 热量限制 , 需要考虑个体情况 , 可以按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等来安排 , 关键是形成习惯并坚持 。 您准备尝试吗?提醒您注意要点 , 热量限制不是只控制食物量 , 而是要明确自己所吃食物的热量值 , 需要查阅食物热量表并严格记录和计算 。 另外 , 要特别注意 , 普通的食物热量表没有考虑烹饪因素 , 比如水煮鸡蛋和油煎鸡蛋 , 同样是1个鸡蛋 , 热量值有很大的差别 。 慢慢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