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VS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活性

肝细胞|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VS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活性

文章图片


2022年7月4日 , 《柳叶刀·肿瘤学》公布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III期试验(COSMIC-312)结果 , 主要研究了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 VS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
卡博替尼(代号:XL184)是一个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卡博替尼的靶点包括MET、VEGFR1 2 3、ROS1、RET、AXL、NTRK、KIT九大靶点 。
卡博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几种实体肿瘤中显示出了有前景的临床活性 。 比如 , 在III期CheckMate 9ER研究中 , 与作为一线治疗肾细胞癌的舒尼替尼相比 , 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

商品名:Cometriq、Cabometyx
通用名:cabozantinib(卡博替尼)
代号:XL184
靶点:MET、VEGFR1/2/3、ROS1、RET、AXL、NTRK、KIT
美国首次获批:2012年
中国首次获批:尚未获批
获批适应症:甲状腺癌、肾癌、肝癌
MTC规格:20mg、80mg(胶囊)
RCC规格:20mg、40mg、60mg(片剂)
推荐剂量:
甲状腺髓样癌:每次140mg , 每日一次 , 轻度及中度肝损伤患者起始剂量为80mg;
肾癌、肝癌:每次60mg , 每日一次 , 不随餐;
骨转移:每次40mg , 每日一次;
联合PD-1:每次40或60mg , 每日一次 。
储存条件:室温干燥处保存
在一项Ib期试验中 , 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在几种不同的固体肿瘤中显示了临床活性 , 并确定了进一步发展的联合推荐剂量 。 而COSMIC-312是一项III期临床试验 , 评估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与索拉非尼在一线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

商品名:Tecentriq(特善奇)
通用名: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
美国首次获批:2016年5月
中国首次获批:2020年2月
规格:840mg/14ml、1200mg/20ml
获批适应症:三阴性乳腺癌、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中国)、小细胞肺癌(中国)、肝癌(中国)
推荐剂量: 1200 mg每次 , 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 , 每次60分钟以上 。
储存条件:2℃至8℃冷藏
临床数据在COSMIC-312试验中 , 从2018年12月7日至2020年8月27日期间 , 837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n=432)、索拉非尼(n=217)或卡博替尼(n=188)单药治疗 。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ITT)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 。 次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反应持续时间(DOR)、进展时间和安全性 。
在ITT人群中 , 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 VS 索拉非尼的中位PFS为6.8个月 VS 4.2个月;6个月PFS率为54.5% VS 40.0% , 12个月PFS率为28.5% VS 18.0% 。 中位OS为15.4个月VS 15.5个月;6个月OS率为81.4% VS 76.1% , 12个月OS率为61.8% VS 58.2% 。
在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组中 , 364例可评估患者中有255例(70%)病灶直径缩小;在索拉非尼组中 , 167例中有93例(56%)病灶直径缩小;在卡博替尼单药组中 , 158例中有109例(69%)病灶直径缩小 。
此外 , 在 ITT人群中 , 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 VS 索拉非尼 VS 卡博替尼的ORR为47% VS 8% VS 12%;疾病控制率(DCR)为78% VS 65% VS 84%;中位DOR为10.6个月 VS 8.8个月 VS 15.1个月;中位进展时间为7.0个月 VS 4.6个月 VS 6.8个月 。
不良反应在安全人群中 , 卡博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 VS 索拉非尼 VS 卡博替尼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9% VS 99% VS 99%;3级或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 VS 46% VS 60%;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 VS 5% VS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