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确诊一例霍乱病例 “甲级传染病”霍乱有何危险之处?

海报新闻采访人员文露漪武汉报道
7月10日 , 有网友爆料武汉大学内出现霍乱病例 。 7月11日 , 当地卫健部门通报:武大一病人确诊霍乱 , 现已对相关场所封控消毒 。
官方通报“武大出现霍乱病例”情况
7月10日 , 有微博网友爆料武汉大学工学部宿舍出现一例霍乱病例 , 全栋学生要统一进行肛拭子检测并配合进行封控管理 。
武大确诊一例霍乱病例 “甲级传染病”霍乱有何危险之处?
文章图片
网曝武大出现霍乱病例针对该爆料 , 武大医务室7月10日回复:检测结果还未出 , 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
7月11日中午 , 武汉市武昌区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大成武昌”发文:武昌区卫生健康局通报 , 7月9日晚 , 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 , 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 , 以呕吐腹泻为主 , 伴低热 , 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 。 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 , 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 , 诊断为霍乱 , 毒力基因阴性 。 患者经有效诊治 , 病情已得到控制 , 症状已消失 。 我局已组织专业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和跟踪管理 , 对相关场所进行临时封控管理和消毒处置 , 目前未发现新增病例 。 霍乱是一种肠道传染病 , 可有效预防和治疗 。 我局已指导武汉大学做好广大师生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 并提请学校加强校园环境管理 。 请广大市民注意个人卫生 ,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 不信谣 , 不传谣 。
武大确诊一例霍乱病例 “甲级传染病”霍乱有何危险之处?
文章图片
武昌区卫生局通报身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有何危险之处?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 患者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后会出现剧烈的上吐下泻、排出大量的米泔样排泄物 。 严重者会产生休克 , 并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 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 , 也被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 , 一旦发现 , 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 , 不得隐瞒 。 而大家熟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则属于乙类传染病 。
武大确诊一例霍乱病例 “甲级传染病”霍乱有何危险之处?】至今 , 全球已发生了7次霍乱大流行 。 1817年 , 印度出现霍乱疫情 , 第一次的霍乱大流行开始 。 这一次的霍乱疫情 , 持续了6年之久 , 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人 。
1854年 , 世界正处于第三次霍乱大流行中 , 英国流行病专家约翰·斯诺通调查发现 , 霍乱是由被粪便污染的水而传播 , 并推荐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譬如清洗衣物被褥、勤洗手、将水烧开之后再饮用 , 颇具效果 。
随着时代发展 , 现代污水和饮用水的处理 , 使工业化国家的霍乱几乎消除了 , 但霍乱仍然存在 。
近30年间 , 全球每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霍乱病例数大多在10万至60万例之间 , 最高达到120余万例 , 病死率在0.2%至4.5%之间 , 病例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洲中的经济水平落后、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危机的国家和地区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 霍乱在中国大地绝迹 。 然而 , 1961年埃尔托霍乱在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出现并迅猛流行 , 霍乱防治成为我国控制传染病、保障群众健康的首要任务之一 。 近些年 , 在我国每年会有零星霍乱病例 。
预防霍乱需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吃未清洗过的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等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 , 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不代表本网观点 , 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如有侵权请联系(0531)85196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