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模式”遇上“秸秆变肉”:还田能养地,离田可变肉

“梨树模式”遇上“秸秆变肉”:还田能养地,离田可变肉】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7月12日 , 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 , 一车车打好捆的秸秆被送往指定的牧业小区 。
“梨树模式”遇上“秸秆变肉”:还田能养地,离田可变肉
文章图片
“梨树模式”遇上“秸秆变肉”:还田能养地,离田可变肉
文章图片
“我们借助全省‘秸秆变肉’政策优势 ,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 , 秸秆一部分留在地里还田养肥地力 , 一部分变成饲料资源用来育肥肉牛 , 牛粪和秸秆搅拌发酵后 , 变成肥料再还田……”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高兴地说 。
“梨树模式”遇上“秸秆变肉”:还田能养地,离田可变肉
文章图片
在合作社院内采访人员看到 , 一排排大马力的农机整齐排列 , 农机手、农户各自忙碌 。 显然 , 凤凰山合作社今非昔比 。
韩凤香介绍 , 凤凰山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3月 , 成立之初只有5个农户入社 。 十多年过去了 , 韩凤香紧跟政策 , 坚持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管理 , 提升机械化水平 , 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 。 截至目前 , 合作社已经集约经营土地接近1000公顷 , 其中流转432公顷 , 托管158公顷 , 代耕390公顷 。 社员发展到158名 , 生产规模从一个小队扩大到2个乡镇的13个村 , 固定资产达到800万元 。 每年能带动60余名劳动力就业 , 累计帮扶困难家庭20余户 。
“梨树模式”遇上“秸秆变肉”:还田能养地,离田可变肉
文章图片
“合作社管理的土地越来越多 , 土地更加集中连片 , 有利于大型农机的使用 , 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 合作社发展迅速 , 社员们不再外出打工 , 一部分年轻人也留了下来参与乡村建设 。 ”韩凤香说 , 在三年内 , 合作社计划创新土地集约方式 , 实现整村推进土地规模化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目标 , 带领村民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 , 打造优质绿色的农产品 。 借助“秸秆变肉”政策 , 发展肉牛养殖业 , 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 , 实现秸秆还田能养地、离田能变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