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业大作为 江西“以产振兴”拓宽“致富路”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南昌7月13日消息(采访人员邓玉玲)发展产业 , 不仅能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子 , 调整特色产业结构 , 还能让老百姓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政策红利 。 近年来 , 江西各地围绕“以产振兴”为目标 , 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 力求把产业路打造成劳作的“幸福路”、致富的“快车道” , 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
江西分宜:竹荪喜丰收撑起“致富伞”
眼下进入采摘季 , 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竹荪基地里 , 脱贫户胡传生和周边农户正在采摘、分拣、烘干竹荪 , 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 一朵朵竹荪撑起的洁白小伞 , 清香弥漫在整个基地里 。
小产业大作为 江西“以产振兴”拓宽“致富路”
文章图片
竹荪破土而出 , 正式长成可以采摘的“成菇”(央广网发沈夏冰摄)
“摘竹荪是60元半天 , 之前挑竹屑是120元一天 , 今年我赚了2000多块呢 , 明年我也种一点!”脱贫户邓林林说道 。 据悉 , 在胡传生竹荪基地里做事的脱贫户共有3人 , 普通农户10余人 , 人均增收1000余元 , 在家门口尽享就业的幸福 。
小产业大作为 江西“以产振兴”拓宽“致富路”
文章图片
脱贫户邓林林与村民一起在竹荪基地里挑竹屑(央广网发沈夏冰摄)
“今年竹荪产量蛮好呢 , 干竹荪200元一斤 , 保守估计一亩可产60斤 , 也能卖一万多块钱 , 销量这一块我们都不担心 , 有固定的老板会来收购 , 明年我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 然后再发动一下附近有兴趣的村民 , 带动他们一起种植 , 共同致富 。 ”脱贫户胡传生一边采摘竹荪一边高兴地说 。
小产业大作为 江西“以产振兴”拓宽“致富路”
文章图片
脱贫户胡传生正挑着采摘好的竹荪走出基地(央广网发沈夏冰摄)
胡传生的竹荪种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2014年由“猪倌”转型的他遇到了许多技术问题 , 竹荪种植一度困难重重 。 为了帮助胡传生走出困境 , 该乡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与他结对帮扶 , 手把手教他竹荪种植技术 , 为他提供市场资源 。 有市场、有技术 , 胡传生干劲十足 , 从此走上了生猪养殖向竹荪种植的转型之路 。
小产业大作为 江西“以产振兴”拓宽“致富路”
文章图片
采摘竹荪(央广网发沈夏冰摄)
近年来 , 胡传生的竹荪种植基地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 由最初的3亩扩大至现在的10亩 , 他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 , 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 。 目前基地每亩竹荪的利润可达1万余元 , 预计增收10万余元左右 。
小产业大作为 江西“以产振兴”拓宽“致富路”
文章图片
村民将刚采摘好的竹荪手工分离成菌棒和菌网(央广网发沈夏冰摄)
据了解 , 该乡竹荪种植面积达50余亩 , 年产值预计70万元 , 竹荪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新门路 。 下一步 , 分宜县操场乡将继续依托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 , 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 通过示范带动 , 发展竹荪种植、韭菜花等特色产业 , 积极探索生态农业致富之路 ,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
小产业大作为 江西“以产振兴”拓宽“致富路”
文章图片
胡传生将采摘好的竹荪装车销售(央广网发沈夏冰摄)
江西新余:小小艾草变身“富民草”
2022年7月12日 , 江西省新余市观巢镇南布村100多亩艾草种植基地 , 农民正在收割艾草 。
据了解 , 艾草的生长能力非常旺盛 , 对环境要求也不高 , 投资少、易管理 , 种1次可以收获很多年 。 一亩艾草 , 大概可以收割3季 , 管理好的田地1年可以收获5次 。 每1次可以收纯叶125公斤左右 , 3季就可以收获600公斤左右 , 每亩艾草纯利润在2000元左右 , 种植风险小 , 收益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