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觉得身上好脏,每天不停洗澡,这种“爱干净”其实是一种病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方序采访人员张冰清
文文静静、清清爽爽、有点害羞、有点瘦弱 , 这是浙大二院精神科潘冰副主任医师初次见到晓婷(化名)的印象 。 晓婷跟着她的母亲 , 低着头慢慢蹭近诊室 。
晓婷从书包中掏出卫生纸 , 仔仔细细擦了一遍凳子 , 又用酒精湿巾来来回回擦了好几遍 , 然后等了一会儿 , 谨慎地坐在潘医生面前 , 屁股只沾了凳子不到1/3的地方 。 面对医生时 , 晓婷目光躲躲闪闪 , 回答问题的时候低声细语 , 两只手不断揉搓衣角 , 但是动作幅度并不大 , 似乎是怕碰到诊室的一切东西 。
最终还是晓婷的母亲打破了沉默 , 她叹了口气:“晓婷这孩子有洁癖 , 她太爱干净了 。 ”
初中女生觉得身上好脏,每天不停洗澡,这种“爱干净”其实是一种病
文章图片
妈妈没换衣服就落坐
女儿激动要扔掉沙发
在交流过程中 , 潘冰慢慢了解到这个初一学生的情况——成绩优秀、完美主义者 。
不过晓婷也有一些烦恼 , 她觉得同桌“脏兮兮”的、教室里总有一股异味 , 在上完课后她总是要反复擦洗桌子 , 从用卫生纸擦 , 到用酒精消毒 , 整个课间她都忙于此事 。
即使是这样 , 她仍然觉得桌子没有消毒干净 , 会反复想这个事情 , 坐立不安 , 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到学习上 。
最苦恼的是 , 晓婷每次上厕所时 , 都会觉得细菌会通过卫生纸弄到自己手上 , 再弄脏衣服 。 因此 , 她出来后要先冲水2-3次 , 然后反复洗手大约2分钟 , 恨不得洗下一层皮来 , 离开洗手间之前 , 晓婷还会在脑海中疯狂确认自己是否已经洗过手 。
如果手碰到臀部 , 就更加麻烦 , 她要先用水反复冲洗大腿及臀部 , 然后再重复上述洗手的步骤 。 因晓婷上厕所时间过长 , 而且极不方便 , 于是她后来在学校就尽量不上厕所 。
晓婷的母亲告诉潘冰 , 回到家的晓婷进门前会先脱外套 , 她认为外面的细菌可能带回家 。 紧接着就是到浴室洗澡 , 再洗掉所有的衣服 , 往往要洗1-2小时 。 晓婷不仅自己这样做 , 她还逐渐要求父母一回家就立马换衣服洗澡 , 有次母亲未换衣服坐在沙发上 , 晓婷就说要扔掉沙发 , 且不再碰沙发上的任何东西 。 为此 , 晓婷一家都觉得很苦恼 。
洁癖到一定程度就是心理疾病
他们在干净的外表下痛苦生活
潘冰给晓婷做了心理评估 , 完善相关检查后 , 考虑她是“强迫障碍” , 给予晓婷认知行为治疗 , 配合药物治疗 , 并让父母减少顺应性行为 。 经过3个月左右的治疗 , 晓婷的症状明显好转 。
洁癖是病吗?晓婷妈妈认为孩子只是洁癖 , 是过度爱干净 , 那么 , 洁癖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病”呢?
一个人爱干净、有点小洁癖不是坏事 , 但是如果过于注重“干净” , 把正常范围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 , 持续感到焦虑 , 反复清洗、检查以排除“不干净之物” , 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 , 就是“洁癖强迫症”了 。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 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如下:个体存在强迫思维或者强迫动作 , 或者兼而有之 。 这些强迫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明显的痛苦烦恼 , 一天花费时间超过1小时;并且这种症状不是由于某种药物或者躯体疾病引起 , 也不是其他精神疾病引起来的 。 这些患者中 , 有人自知力良好 , 认为强迫信念可能不是真的 , 治疗效果会比较好;有的自知力差 , 认为强迫信念是真的 , 治疗起来相对困难 。
就像晓婷同学 , 如此怕脏 , 怕细菌 , 为了让自己不被“脏东西”污染 , 反复清洗自己的课桌、反复洗手 , 自己也无法控制怕脏的想法 , 上课还想着这件事 , 注意力不集中 。 清洗每天花费她大约3-4小时 , 并要求父母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清洗 , 直接影响到了学习、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 。 这就有点过了 , 达到“有病”的程度了 , 考虑洁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