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对众多癌症患者而言 , 免疫疗法的发展让人们看见了治愈疾病的全新曙光 。 其中 , 作为免疫疗法的重要类别 ,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mmunecheckpointblockadetherapy,ICB)能通过激活T细胞 , 提升免疫应答 。
但与其他类型的免疫疗法一样 , ICB也面临着一大难题:只有少数患者能从治疗中长期获益 , 而多数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演化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 , 因此治疗难以奏效 。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ICB对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一项发表于《自然·遗传学》的研究中 ,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团队证实了一个关键因素:DNA聚合酶ε(POLE)和DNA聚合酶δ1(POLD1)的致病性突变 , 可以促进患者对ICB的应答、提升治疗效果 。
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
文章图片
科学家已经知道 , POLE/POLD1基因对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合以及DNA损伤修复 , 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而在大约4%的癌症患者中 , POLE/POLD1基因发生了突变 。
有趣的是 , 并非所有POLE/POLD1基因突变都是致病性的 , 另一些突变并不具备功能性 。 其中 , 携带致病性POLE/POLD1突变的肿瘤被免疫细胞浸润的程度更高 。 但一个尚未得到解答的问题是 , 这些突变是如何影响免疫应答的?只有理解了这一点 , 才能筛选出对ICB治疗更为有效的患者 。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 研究团队首先在小鼠模型中证实 , 致病性POLE/POLD1突变足以产生对抗癌症的免疫反应 , 并且引起对ICB治疗的敏感性 。 相反 , 不含这种突变的小鼠对ICB治疗的应答十分有限 。
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那么 , 类似的现象是否会出现在人类患者身上?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 , 突变特征可以用于识别致病性突变 。 基于这一点 , 研究团队在致病性POLE/POLD1突变特征的基础上 , 训练出一款统计学习模型 , 可以准确识别POLE/POLD1突变肿瘤的DNA“指纹” 。 测试结果显示 , 相比于现有手段 , 该模型识别出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的比例更高 。
“这是迄今为止 , 在探讨癌症患者POLE/POLD1突变的研究中 , 最为综合、全面的一项 , ”领导这项研究的TimothyChan教授表示 , “我们的研究表明 , 对于携带致病性POLE/POLD1突变的癌症患者 , ICB可以成为优先考虑的疗法 。 ”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 , 无论癌症类型是什么、源自身体的什么部位 , POLE/POLD1突变都可以成为指示ICB治疗效果的潜在指标 。 未来 , 包括POLE/POLD1在内的突变特征有望帮助人们实现更高效的免疫治疗 。
参考资料:
[2]ClevelandClinicresearchsuggeststumorswithspecificgeneticmutationsaresensitivetoimmunotherapy.RetrievedJuly12,2022from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8593
更多推荐
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
文章图片
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
文章图片
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
文章图片
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
文章图片
免疫疗法对谁更有效?《自然》子刊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