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藿香正气水不能解暑!化湿行滞,发散风寒的良药,别再用错了

健脾|藿香正气水不能解暑!化湿行滞,发散风寒的良药,别再用错了

文章图片

健脾|藿香正气水不能解暑!化湿行滞,发散风寒的良药,别再用错了

文章图片

健脾|藿香正气水不能解暑!化湿行滞,发散风寒的良药,别再用错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 , 天气一热 , 好多场所的应急药箱里都会准备藿香正气水 , 来预防大家中暑 , 其实藿香正气水是治疗外感风寒兼内伤湿滞的良方 , 可以化湿行滞 , 发散风寒 , 别再用错了 。

如果你是感受了风寒外邪 , 兼夹着湿气 , 或者本来就脾胃有湿 , 然后又感受了风寒 , 具体表现为怕冷 , 发热 , 恶心想吐 , 大便溏稀不成形 , 肚子冷痛 , 整个舌头是比较胖 , 比较白的 , 舌苔又白又厚 , 这个时候 , 藿香正气水是完全适用的 , 市面上的藿香正气口服液 , 藿香正气丸 , 也都是可以的 。

我们来看藿香正气水的药物组成 , 分别是陈皮 , 制半夏 , 厚朴 , 白芷 , 苍术 , 茯苓 , 大腹皮 , 还有一些中药提取物 , 甘草浸膏 , 广藿香油 , 紫苏叶油 。 (后边的浸膏和油 , 是因为制作成水剂的话 , 需要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 所以其实起作用的还是药物本身的药性 。 )
藿香芳香辛温 , 善于发散风寒 , 并走散身体各处 。
制半夏和陈皮都归脾胃经 , 既可以燥湿 , 又可以理气 。
苍术和茯苓也是归脾胃经 , 既可以燥湿 , 又可以健脾 。
紫苏和白芷都是发散风寒的药 , 可以帮助藿香发散风寒 , 紫苏又可以理气止呕 , 白芷又可以燥湿 , 和前面的药物配伍提高整个方剂燥湿理气的作用 。
大腹皮和厚朴 , 既可以行气 , 又可以化湿 , 只有气通了 , 才能正常推动水液运行 , 不至于再导致水液停滞 。
甘草可以补中益气 , 再调和诸药 。
所有药物的作用 , 其实就是燥湿化湿 , 行气理气 , 健脾和中 , 并发散风寒 。我们再来说什么是中暑 , 在中医的范畴里 , 中暑是因为人在炎热的场所里 , 感受暑邪 , 导致出汗过多 , 暑邪一直攻击我们的脑袋 , 还会引动肝风 , 因为暑热是阳邪 , 最容易耗伤津液气血 , 不严重的时候会发热 , 口干舌燥 , 心烦急躁 , 精神疲惫 , 肢体困重 , 小便短黄 , 如果耗伤津气过多 , 我们的身体都变干了 , 就像西北的黄土高坡一样 , 太干燥就会刮大风 , 表现在我们身体上就会突然晕倒 , 手脚抽筋 , 身体抽搐 , 这个时候舌头是又红又干的 , 和感受风寒湿的舌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

其实我们普遍认知里的中暑 , 还有一种 , 在中医里叫做伤暑 , 就是暑气夹杂着湿气 , 一起侵袭人体 , 除了有怕热出汗 , 口渴想喝水 , 气短乏力 , 小便短黄的症状外 , 还有湿邪的表现 , 比如恶心想吐 , 大便不成形 , 舌苔又黄又腻 , 但是整个舌头还是干红的 。 所以也是和藿香正气水治疗的症状不匹配 。
【健脾|藿香正气水不能解暑!化湿行滞,发散风寒的良药,别再用错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 藿香正气水治疗的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致病 , 导致的怕冷 , 腹泻 , 呕吐 , 舌头胖白 , 舌苔白腻的症状 , 主要是发散风寒 , 化湿行气的良方 , 而暑热邪气侵袭人体 , 我们会怕热 , 口干舌燥 , 大量出汗 , 舌头又干又红 , 别再搞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