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菇娘落户白音河村——“科技+文化”帮扶结硕果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
“真甜啊!快 , 大家都尝尝 。 ”镇赉县东屏镇白音河村村民彭海忠吃到了自己种植的黄菇娘 , 非常兴奋 。 项目专家 , 白城市农科院的陈淑君研究员也开心地笑了 。
黄菇娘落户白音河村——“科技+文化”帮扶结硕果
文章图片
白音河村过去是贫困村 , 白城市农科院和白城市文联驻村工作队已经在这里扎根了6年 , 白音河整村脱贫后工作队在这里继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 工作队在摸清群众需求上下实功 , 在科技帮扶和文化帮扶上用实招 , 驻村第一书记毕洪涛就是农业专家 , 也是村里的“坐堂医生” 。 他介绍说:“今年春季市农科院给白音河村黄菇娘项目投入了9万元 , 我们在5家农户庭院里试种了4亩黄菇娘 , 地膜、种子、肥料都由院里提供 , 农户管理 , 现在看长势良好 , 初步估算每亩纯收入能达到3500元 。 盐碱地里种出了黄菇娘 , 既是乡村振兴的帮扶新亮点 , 也是科研成果的成功落地 。 ”
黄菇娘落户白音河村——“科技+文化”帮扶结硕果
文章图片
村书记侯志军说:“这两家包保单位这些年给村里投入了70余万元 , 还把科技和文化带到村里 , 改变了白音河的面貌 。 如今环境变美了 , 家家都通水泥路 , 处处花红柳绿 , 村民的日子好了 , 笑容也多了 , 工作队这些年没少挨累 , 付出得太多了 。 ”
黄菇娘落户白音河村——“科技+文化”帮扶结硕果
文章图片
7月15日 , 承担该村包保任务的白城市文联和市农科院领导、专家齐聚村里 , 与乡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 , 制定新的帮扶规划 。 市文联主席乔昭斌向村民代表征求意见:“在脱贫攻坚的5年里 , 我们把演出送到田间地头、把影展办在村委会 , 把春联送到老百姓家里 , 让广大村民精神头足、干劲足 。 在乡村振兴阶段 , 我们还要继续把新的文化精神食粮送到村里 , 请大家说一说需求 , 我们共同努力 , 要让白音河村经济文化双丰收 。 ”
黄菇娘落户白音河村——“科技+文化”帮扶结硕果
文章图片
三年前 , 村两委及包保部门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确立了水田开发扶贫项目 , 在白音河村的盐碱地种水稻 。 农科院的专家发挥了技术优势 , 实时指导 , 三年过去了 , 如今这200公顷水稻绿意盎然 , 随风起舞 。 在村里 , 农科院帮扶种植的李子、葡萄也挂满了果实 , 第一书记毕洪涛经常到葡萄园去指导 , 期待秋季有个好收成 。
黄菇娘落户白音河村——“科技+文化”帮扶结硕果
文章图片
黄菇娘落户白音河村——“科技+文化”帮扶结硕果】据了解 , 几年来 , 市农科院、市文联给村里送来了技术、送来了文化 , 小鸡雏、果树苗、唱大戏、办影展......依托科技文化资源 , 他们努力当好技术、文化传授者 , 当好产业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