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脖子上有包块,我讲一张方子!疏肝、解郁、化痰,痰去包也消,请感受

甲状腺|脖子上有包块,我讲一张方子!疏肝、解郁、化痰,痰去包也消,请感受

文章图片

甲状腺|脖子上有包块,我讲一张方子!疏肝、解郁、化痰,痰去包也消,请感受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外科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想和你聊聊 , 甲状腺腺瘤这事儿 。
很多朋友在后台和我讲 , 说文老师 , 我脖子甲状腺这个地方 , 有一个包块 , 不知道要不要紧 。
我的意思是 , 从经验来看 ,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等疾病 , 都可以让人的甲状腺部位 , 出现包块 。 中医管这个叫做肉瘿 。 腺瘤、囊肿 , 一般都是良性的 。
但是 , 到底是不是这类病 , 缓和必须到医院去检查 。 只有检查 , 才能确诊 。 没有确诊 , 一切都是空谈 。
接下来 , 我给你讲一张医案故事 。 我们看看 , 中医对这种常见的肉瘿 , 是怎么应对治疗的 。 同时 , 也理解一下 , 这类病是怎么找上你的 。
医案里的医家 , 是王绪鳌 。 王师1939年生人 , 浙江杏林名宿 。 感兴趣的朋友 , 你就到网上查阅一下他的学术生平 。
有一次 , 王师接待一个患者 , 当时是42岁 , 男性 。 这个人 , 大概在3天前 , 偶然发现颈部有包块 。 他非常紧张 , 然后就去医院检查了 。

检查以后 , 医院给确诊 , 是甲状腺腺瘤 。 当时给的意见就是 , 最好手术治疗 。
当时 , 患者比较顾虑 , 所以决定先投中医治疗 。 如果通过中医治疗 , 可以很好控制 , 那就不去手术了 。
于是 , 此人慕名找到了王师 。
刻诊 , 见患者脉细 , 舌质红 , 咽喉红而充血 。 右侧甲状腺 , 可以触摸到一个大小为2.5×2.5的肿块 。
当时 ,王师提笔书方一首 。 但见——
玄参12克 , 八月札9克 , 佛手柑6克 , 当归6克 , 川芎6克 , 天葵子9克 , 海浮石12克 , 象贝母9克 , 海藻10克 , 昆布10克 , 银花15克 , 北沙参15克 , 射干4.5克 , 一共是7剂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每日2次 。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之后 , 咽喉部位疼痛很快得到缓解 。 这时候 , 医家在原方中加入橹豆衣12克 , 又开7剂 。
这一回 , 患者服药以后 , 甲状腺肿块明显缩小 。 医家在前方基础上 , 加川朴花6克 , 再投7剂 。
最终 , 患者诸证悉平 , 肿块全部消失 , 而且 , 随访数年 , 患者未曾复发 。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 我给你叙述了一遍 。
现在 , 我就借这张验案 , 给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
你记住 , 甲状腺有腺瘤、囊肿这样的良性病变 , 中医一般认为是气郁痰凝所致 。
这类患者 , 之所以发病 , 首选源于肝气不畅 。 肝气不顺畅 , 则无法行疏泄之能 。 肝郁气滞 , 则津液凝滞成痰 。 痰气互结于咽喉 , 这就导致甲状腺出现疾病 。 我们可以把上文医案里患者的甲状腺腺瘤 , 理解成痰气搏结在一起 , 形成的肿物 。
也许有人会说了 , 那不对啊 , 文老师 。 你看 , 此人就诊当时 , 脉细 , 舌红 , 咽喉充血 。 这也没有痰气郁结的表现啊 。
对 , 严格讲 , 确实不典型 。 但是 , 这并不影响 , 中医对甲状腺腺瘤的病因病机的理解 。 人 , 不可能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论述来生病 。 对一般的甲状腺腺瘤来说 , 中医的思路非常明确 , 就是痰气郁结 。 即便舌脉不典型 , 也不影响这种认知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