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女性慢性腹泻9年,原来是罕见肿瘤惹祸

近日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三病区李峰副教授成功为两例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实施手术 ,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经查证均为院内首例 。
患者1:65岁 , 女性 , 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 , 为稀便 , 约1-2次/天 , 同时伴有呕吐 , 后来患者腹泻逐渐加重 , 腹泻频率为5-6次/天 , 并因此出现严重低钾血症(影响心脏、肾脏等功能 , 风险大) , 不能进食 , 消瘦明显 , 近5个月体重下降约5kg 。 患者多次在外院就诊均未能查出病因 , 后来到齐鲁医院求医 , 李峰副教授仔细查看CT , 发现胰头钩突后方长有肿物 , 结合病情考虑为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 。 内镜下穿刺病理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 经医院多学科MDT讨论 , 认为手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症状及潜在风险 。 在王磊教授、周涛教授、钟宁教授指导下 , 由李峰副教授和徐建威副教授实施微创手术 , 胰腺钩突手术有一定难度和风险 , 局部切除创伤小 , 但难度更高 。 手术顺利完成 , 术后患者腹泻症状随即缓解 , 未再腹泻 , 而且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也得到纠正 。 术后10天患者顺利出院 。
32岁女性慢性腹泻9年,原来是罕见肿瘤惹祸
文章图片
患者2:32岁 , 女性 , 慢性腹泻病史9年 , 2013年因胃溃汤穿孔行修补术 , 2022年1月又因为小肠穿孔行修补术 。 9年前手术时即发现腹腔肿瘤 , 一直未行处理 。 因复查肿瘤长大(由4×4cm长到8×6cm)才来院就诊 。 入院后及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 包括胃泌素17检查、胃镜检查等 , 考虑胃泌素瘤可能性大 。 由李峰副教授与刘晗主治医师实施微创手术 , 手术顺利 , 术后6天患者出院 。
32岁女性慢性腹泻9年,原来是罕见肿瘤惹祸
文章图片
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secretingtumor,VIPoma)为罕见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 年发病率为0.05/100万-0.20/100万 , 国内报道不足百例 。 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 临床表现为大量水样泻、严重低钾血症、无胃酸或低胃酸特点 。 在治疗方面手术为首先方法 。
胃泌素瘤是另一种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 年发病率为0.5/100万-3/100万 , 因为肿瘤分泌过量胃泌素导致高胃酸 , 引起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 , 包括腹痛、腹泻便秘交替、消化道溃疡以及消化道穿孔 , 而且消化道溃疡具有反复发作、难治性特点 , 消化道穿孔也会多次、多部位发生 。 胃泌素瘤还具有恶变、远处转移可能 。
经病理科查证 , 实施手术切除的VIPoma和胃泌素瘤均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首例 。 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 , 临床表现多样性 , 多学科协作对疾病诊治的作用尤显重要 。 李峰副教授提醒患者一旦出现反复难愈的临床症状 , 一定要及时到有经验的大型诊疗中心就诊 , 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
32岁女性慢性腹泻9年,原来是罕见肿瘤惹祸】(通讯员李峰高丹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