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也有大用处!医学上,有一项技术叫粪菌移植

采访人员韩虹丽通讯员于菡
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 , 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 , 一部分作为营养物质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 没有被吸收和利用的食物残渣和废物从小肠进入大肠 , 食物残渣和废物在大肠被吸收掉一部分水分、盐类等物质 , 以后逐渐变稠 , 最后在大肠分泌的黏液和肠内细菌的作用下 , 形成粪便 , 储存于结肠的下部 。
粪便本是人体中没有用的“废物” , 但在医学上却可以治病 。
“屎”也有大用处!医学上,有一项技术叫粪菌移植
文章图片
东晋时期就有记载
“粪菌移植 , 是针对肠道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 , 可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 , 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医生杨露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说道 。
粪菌移植(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分离出的各种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天然抗菌物质等 , 移植到患者肠道内 , 重建患者肠道菌群平衡 , 从而达到治疗肠道内外疾病的目的 , 此过程也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 。
近年来 , 粪菌移植技术在国内外各大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逐渐开展 , 国内目前也已在多个领域开展疾病的治疗 。
杨露说 , 粪菌移植其实起源于我国中医 。 早在东晋时期 , “饮粪汁一升 , 即活”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用新鲜的粪汁或发酵的粪水治病 ,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多达二十多种用人粪治病的疗方用来治疗严重腹泻、发热、腹痛、呕吐等 。
“目前全世界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FMT临床试验超过300项 , 已治愈数千例患者 , 其中有50多项在儿童中开展 。 ”杨露说 。
“屎”也有大用处!医学上,有一项技术叫粪菌移植
文章图片
并不是人人都能捐献
据悉 , 目前粪菌移植技术除了应用于治疗如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放射性肠炎等肠道相关性疾病外 , 还用于治疗一些非肠道疾病 , 如肝脏疾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抑郁症、孤独症等 。
“其实 , 作为粪菌移植的核心成分 , 我们对于捐献者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 。 ”杨露表示 , 为了保证得到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 , 对捐粪者的要求是很高的 , 如必需没有任何疾病 , 饮食生活都很健康 , 至少3-6个月内没有发生腹泻、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 而且无传染病和胃肠道疾病等多项限制性条件等 。
如何进行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的实施主要包含3种途径 。 杨璐表示 , 经上消化道途径主要包括口服菌液、菌群胶囊;经中消化道途径主要通过鼻肠管、胃镜活检孔、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及空肠置管等;经下消化道途径是通过结肠镜、经肠造瘘口、经肛保留灌肠 。
“术后一般建议半流质饮食 , 推荐摄入米汤、稀饭、馒头 , 根据病情逐渐开放饮食 。 ”除了饮食上需要注意 , 粪菌移植术后还需进行随访 , “一般建议移植术后1周、4周、12周进行一次随访 。 ”杨璐说 。
据悉 , 粪菌移植技术总体安全性较高 , 不良反应较少 , 多为胃肠道反应 ,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这些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 , 无需特殊处理 。
“屎”也有大用处!医学上,有一项技术叫粪菌移植】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目前开展粪菌移植技术的前期标本收集及标准化粪菌制品的制备工作已完成 。 实验室已建立生物安全2级的实验室及相关设备提供检测、制备菌液和样本存储服务 。 目前 , 消化科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通过四级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认定单位 , 具备粪菌移植技术资质 , 可开展儿童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自闭症、癫痫等疾病的粪菌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