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襄垣县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绿树成荫 , 夏意正浓 。 走进襄垣县 , 田畴似锦沃野如画 , 迎面扑来的是温柔和煦的微风 , 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氛围 , 当地群众正亲身感受着移风易俗好政策带来的新生活 。
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襄垣县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文章图片
全市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推进会召开后 , 襄垣县广泛动员、强力推动 ,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 , 围绕革除陈规陋习、推进殡葬和祭祀改革、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志愿服务、强化文明创评引领等持续发力 , 健全“三项机制” , 紧盯三类“关键少数” , 打好“三场硬仗” , 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 在全社会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为乡村振兴凝神聚力 。
以“制度”之彩 , 绘就文明风尚之“卷”
根据《长治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方案》 , 襄垣县健全完善“三项机制” , 结合全市35条举措 , 制定出台详细方案 , 明确提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双六条”和余事不办硬要求 , 由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县委农办等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指导 , 全县229个行政村实现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两个全覆盖” 。 “现在办事 , 都在红白理事会大厅 。 特别是办白事 , 不用租流动碗筷和棚子 , 大概能省两到三万元 。 ”夏店镇付村村民付占胜尝到了移风易俗的甜头 。
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襄垣县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文章图片
襄垣县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常态化一体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行动 , 以“一约四会”为重点加强自治 , 以“一村一法律顾问”为牵引推进法治 , 以“一墙两榜”为载体强化德治 , 注重发挥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感召 , 打造东湖文化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地)100多个 , 设立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村移风易俗于一体的文化墙、文化长廊200余处 , 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青年”评选活动 , 推行德孝治村、慈孝治家 , 下大力度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 , 农户积极性高涨 , 参评率达到98%以上 。 “今年计划命名表彰星级文明户2万余户 , 届时星级文明户总数将达3.6万余户 , 占全县农户总量的53% 。 ”襄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威表示 。
以“榜样”之力 , 塑造人文环境之“骨”
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襄垣县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襄垣县紧盯三类“关键少数” ,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当好表率 , 引导农村成功人士树好形象 , 引导乡贤模范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 让人民群众事有遵循、学有榜样 , 汇聚正能量、倡导新风尚 。
在全县“移风易俗我承诺我带头”主题签名活动中 , 该县1.6万名党员全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 , 带头严格执行婚丧事宜办理承诺、报告、标准、公示制度 。 同时 , 以身示范亲属子女引领新风尚 , 传播正能量 。 村规民约中对村“两委”干部提出“对群众平时多解难 , 办事只帮忙不上礼”等要求 。 “我们村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婚事新办、崇尚节俭 , 丧事简办、厚养薄葬 , 余事不办、崇德尚礼 , 群众思想观念慢慢有了变化 , 自觉杜绝婚丧嫁娶铺张浪费 。 ”善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成丕说 。
襄垣县还将全县历届评选出的92名道德模范、当代乡贤等先进典型全部吸收到村红白理事会 , 同时登记加入到村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伍 , 邀请段爱平、高金来等乡贤模范走进村道德讲堂、理论宣传阵地 , 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 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乡村文化广场 , 坚持“每月一主题”开展扶贫帮困、孝老敬亲等文明实践活动 , 设立善行义举榜、身边好人榜500多块 , 培育征集好家训家规200余篇 , 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