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阳气不升百病生,简单四味药,升阳健脾,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健脾|阳气不升百病生,简单四味药,升阳健脾,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文章图片

健脾|阳气不升百病生,简单四味药,升阳健脾,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文章图片

健脾|阳气不升百病生,简单四味药,升阳健脾,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文章图片

健脾|阳气不升百病生,简单四味药,升阳健脾,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文章图片

健脾|阳气不升百病生,简单四味药,升阳健脾,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阳气是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阳气维持 , 当阳气旺盛时 , 人的身体就会越强壮 , 当阳气不足时 , 很多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 人就会生病 。 阳气受损 , 很容易导致寒湿之邪入侵 , 尤其是夏季的时候 , 雨水多 , 是一年中湿气最旺盛的季节 , 湿气侵袭身体就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 , 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养护 。

【健脾|阳气不升百病生,简单四味药,升阳健脾,脾胃好了,湿气没了】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 。 ”湿为阴邪 , 湿邪侵袭人体时 , 极其容易损伤阳气 , 阻滞气机 , 从而导致身体出现阳气不足的情况 。
阳气亏虚 , 身体不能维持恒温 , 就容易出现恶寒和四肢冰冷;

阳气不足 , 就容易阻遏气机 , 气化无权 , 大便会变得稀薄 , 不成形 , 小便清长;
体内的水湿聚集 , 津液不能传输到上面 , 就会导致口中味觉减退 , 口中发淡且没有口渴的感觉;
水液泛滥 , 还会出现面色苍白 , 浮肿、疲惫、乏力的表面 , 舌头胖嫩 , 舌苔白滑 。
当人体出现阳气不足的情况时 , 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
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补充阳气 , 驱除阴邪 , 阴邪是导致阳气衰弱的重要因素 , 除此之外 , 还要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 , 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 阳气就更容易恢复 , 阴阳达到平衡 , 自然而然疾病就会痊愈 , 身体就能恢复健康 。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液 , 喜燥恶湿 , 如果居住环境很潮湿或者工作需要经常涉水淋雨 , 机体受到外界寒湿之邪侵袭 , 而湿邪又容易损伤脾胃 , 导致脾阳不振 , 运化失常 , 从而导致水湿内停 , 机体失于温运 , 阴寒内生 , 就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水肿、便溏等表现 。

当胃阳不足时 , 虚寒内生 , 寒凝气滞 , 从而导致胃部冷痛 , 一般这种疼痛在吃东西后会缓解 , 胃部受到温养时疼痛也会有所缓解 , 但如果喝冷饮 , 疼痛会加剧 。
夏季气候炎热 , 阳气升发 , 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 此时采取一些措施温补阳气 , 效果更显著 。 湿为长夏的主气 。 夏天高温多雨 , 热蒸水腾 , 空气湿度大所以在夏季的时候尤其要防止湿邪入侵 。

在阳气最充盈的时候调理身体 , 效果尤为显著 , 借助这个好时机 , 温阳补阳 , 驱除体内的寒湿 , 其次还应该健脾和胃 , 脾胃恢复健康 ,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 , 水液能正常进出人体 , 湿气也就会慢慢从身体消失 。
中医祛湿的方子有很多种 , 其中苓桂术甘汤就是一种 , 它有温阳化饮 , 健脾利湿的功效 。
苓桂术甘汤方解
主要的中药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 方中以茯苓为君药 , 它能够健脾利水、渗湿化水的作用 。 桂枝为臣药 , 它有温阳化气 , 平冲降逆的功效 , 茯苓和桂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搭配 , 两者相结合能温阳化气 , 利水平冲 。

白术为佐 , 可以健脾燥湿 , 白术和茯苓也是常见健脾祛湿的药物组合 , 桂枝和白术同用 , 可以温阳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