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如何在疾病管理中大显身手?北京大学吴一波团队发现通过微信干预有望提高结核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作者:吴一炜
炎炎夏日 , 你是不是在家里边吹着空调边聊着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物 , 微信大多时候被当做一种通讯工具 , 但是在科学家眼里它可还有着不一般的干预作用 。
2022年7月14日 ,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MIRPUBLICHEALTHANDSURVEILLANCE》(JCRQ1 , IF=14.557)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一波团队的研究论文 , 题目为“EffectsofanmHealthInterventionforPulmonaryTuberculosisSelf-managementBasedontheIntegratedTheoryofHealthBehaviorChang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 , 公开了一项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综合理论的健康干预对结核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的研究 。
微信如何在疾病管理中大显身手?北京大学吴一波团队发现通过微信干预有望提高结核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文章图片
研究发现基于健康行为变化综合理论(ITHBC)的移动健康(mHealth)干预有望提高结核病(TB)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 提高治愈率 , 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
社交媒体与健康干预之间的关联单一传染源疾病主要死因之一 , 结核病 , 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而我国是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 2020年 , 我国新发结核病人842000例 , 高居世界第二位 。
为什么科学家们开始寻求新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呢?特别是采用社交媒体这种在大多数人眼里看来和医疗技术并不相关联的工具 。 其实 , 在移动健康干预之前 , 最常见的干预措施之一是直接观察疗法(DOT) , 在这种疗法中 , 患者可以得到密切的监测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 但是 , DOT的实行并不方便 , 而且这几年COVID-19的大流行造成了对于“社交距离”的需要 。 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 , 基于健康行为变化综合理论(ITHBC)的结核病患者移动健康干预被提出并由本研究团队进行实证 。
研究流程研究团队于2020年5-11月在中国哈尔滨市胸科医院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 通过随机抽样法招募114例肺结核患者 , 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发生器将其按1∶1比例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 。
研究团队向干预组提供了3个月基于ITHBC结核病管理理论的药师辅助进行移动健康干预 , 药师会归纳患者行为 , 在住院期间每月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 , 并制定以周为单位的短期目标 , 后2个月的计划将根据前一个月患者表现安排 。
干预期间 , 药师每日以文章、图片或视频的形式 , 通过微信群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 并提醒按时服药 。 患者家属会与患者一起接受健康教育 , 参加基于网络的讲座 , 他们被鼓励带头采取健康行为 , 并为家庭中的患者提供安慰和陪伴 。
微信如何在疾病管理中大显身手?北京大学吴一波团队发现通过微信干预有望提高结核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微信群中病友们相互交流 , 互相鼓励 。 患者被要求自我监测并记录每天的健康行为和情绪 , 药剂师每周六在微信群中召开一次会议 , 患者在会上报告并自我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
自我管理行为是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 , 采用研究团队设计的结构化量表进行测量 , 一般自我管理行为包括与COVID-19相关的行为、用药行为和生活习惯 。 采用13种自我管理行为指标和5级Likert评分法 , 每个自我管理行为评分1-4分 , 1=无意行动 , 2=有意行动 , 3=行动但停止 , 4=开始行动 , 5=行动并考虑继续 。 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 计算所有13种自我管理行为的总分 。 两组评分均大于基线(P
微信如何在疾病管理中大显身手?北京大学吴一波团队发现通过微信干预有望提高结核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文章图片
图1
Table2显示基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所有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 Table3显示干预后 , 除“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P=.23)和“洗手适当”(P=.60)外 , 2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