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天宜饮食调养 专家开出“食补处方”

本文转自:华商网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天宜饮食调养 专家开出“食补处方”
文章图片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 , 三伏烙饼摊鸡蛋” , 这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 并且十分符合科学道理 。 7月16日已经入伏了 , 那么入伏后到底该咋吃 , 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
健康一夏
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
按照传统 , 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合起来称为三伏 。 “初伏防中暑 , 中伏除病根 , 末伏躲老虎 。 ”陕西中医药大学食品与营养负责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 食疗营养室主任辛宝介绍 ,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 , 此时空气湿度乃全年之最 , 脾易伤湿 , 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 。 湿热交蒸 , 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 , 可致肠炎、痢疾等 。 因此 , 此时要严格注意饮食 , 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 。
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 。 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 。 “入伏后食欲减退 , 脾胃功能较为迟钝 , 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 , 则致损胃伤脾 , 影响营养消化吸收 , 有损健康 。 ”辛宝建议 , 可在日常的粥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 。 另外 , 绿豆、薏苡仁、果蔬等也是夏季可多吃的食品 。
食补好物
结合自身情况适度进补
“入伏之后天气炎热 , 人体的出汗会增加一倍或两倍之多 , 所以首先要学会注意补水情况 。 ”西安市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凤建议 , 夏季炎热 , 更应该比平时多补充水量 , 不要等到渴的时候再喝水 。 水温最好保持在10°-30°之间比较合适 。 在户外作业时 , 应当注意补充一些淡盐水或少量运动饮料 。
除了水量的补充之外 , 汗液增多也会带走身体里的微量元素 , 所以在饮食上就要进行补充 。 “进入三伏天后 , 牛奶、酸奶等食品可比平日里多摄入100~200g 。 ”闫凤说 , 民间常有一些入伏之后的习俗 , 例如“三肉三瓜三汤”“头伏饺子二伏面 , 三伏烙饼摊鸡蛋”等 。 在这当中 , 羊肉与鸭肉这两种食材还是比较推荐大家进补的 , 从中医角度说伏天吃羊肉 , 可以身体强壮 , 预防一些易诱发的疾病 。 但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1、尽量采用炖煮的方式制作 , 避免红烧等做法 。 2、进补的时候不要选择过肥的羊肉制作 。
群体分明
药材食材应当双管齐下
今年入夏 , 西安及周边各地已经多次高温预警 , 给人们身体带来能量的持续损耗 , 所以更加需要关注身体的内在调节 。 在追求清凉一夏的同时 , 还要开启夏季养生的序幕 , 借“暑气”消“炎热” , 温补养生 , 畅快一夏 。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天宜饮食调养 专家开出“食补处方”】辛宝建议 , 三伏天进行药疗和食养 , 还需针对不同人群给予合理的膳食配方 。 推荐家长为孩子熬制有助下火安神的莲子百合汤 。 另外 , 此时天气炎热也会使得儿童的脾脏功能弱 , 对含激素、添加剂多的食物解毒能力差 。 因此 , 应尽量少吃韭菜、猪肉、扁豆等 。 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 , “一夏无病三分虚” , 虚者要匡扶正气就在三伏天进补 。 论补气良药 , 黄芪当属第一 。 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 又能降血压 , 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 , 所以黄芪粥是三伏天老年人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