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脑梗,教你从3个方面来了解其差别,看看吧

脑出血和脑梗死是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性疾病 , 前者发病急且死亡率较高 。 这两种脑血管疾病常见于40~70岁的人群 , 一般跟大量吸烟喝酒、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相关 。
脑出血≠脑梗,教你从3个方面来了解其差别,看看吧
文章图片
脑出血的病灶在大脑内 , 可影响感觉、意识以及言语等 , 症状跟脑梗死差不多 , 往往被误诊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
脑出血和脑梗有什么区别?
1、发病机制
大多数脑出血发生跟高血压息息相关 , 由于持续受到高血压冲击 , 久而久之造成脑血管壁变薄 。 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刺激 , 血压会急剧升高 , 使得薄弱的血管破裂 , 促使血液进入大脑中 , 从而生成血肿 , 压迫损伤脑组织 , 所以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目的是降低脑压力和止血;然而 , 脑梗的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 ,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多 , 斑块破裂后易脱落 , 堵塞脑血管 , 造成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 脑梗的治疗原则是溶栓和抗凝 。
2、发病症状
脑出血发病比较急 , 发病速度快 。 主要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头痛 , 喷射样呕吐 , 一侧肢体瘫痪 , 说话不清晰 , 意识模糊以及血压急剧升高等 , 出血量越多 , 越容易诱发脑疝;然而 , 相对来说脑梗发展复杂多变 , 要么出现大面积梗死 , 要么梗死面积逐渐扩大 。 脑梗的主要表现是肢体麻木和无力 , 逐步出现头痛和呕吐等 , 通常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 。
脑出血≠脑梗,教你从3个方面来了解其差别,看看吧
文章图片
3、发病时间
脑出血常见于白天活动时 , 突然提重物、突然发力、用力排大便、短时间内气温变化大、过度劳累和暴怒等 , 会使得血压急剧升高 , 增加血流阻力 , 加重脑血管承受的压力 , 从而引发脑出血 。 然而 , 脑梗死常常发生在休息或睡觉时 。
脑出血时该如何抢救?
脑出血发作时应立即原地休息 , 不能抱着或背着患者跑 , 减少搬动 , 也不能用力摇晃 , 更不能大声喊叫 。 正确的方法是让患者平躺 , 头垫高且偏向一侧 , 立即解开衣领 , 清除口腔中的假牙和呕吐物 , 避免出现误吸 。 与此同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 , 抢救做到争分夺秒 。
一般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如果脑出血量比较少 , 会采取保守治疗 , 包括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积极改善微循环;如果出血量比较大 , 还需立即通过手术方式清除血液 , 控制出血 。
脑出血≠脑梗,教你从3个方面来了解其差别,看看吧
文章图片
温馨提示
既然已经了解脑出血的病因是高血压 ,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 不可擅自更改用药量;采取低盐饮食 , 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 。 拒绝吸烟喝酒 , 因为香烟和酒可促使血管收缩 , 导致血压水平升高 。
脑出血≠脑梗,教你从3个方面来了解其差别,看看吧】保持规律作息 , 每天晚上睡够7~8个小时 , 白天有20~30分钟午休 。 学会如何释放压力 , 积极调节不良情绪 , 避免暴怒;保持适度运动 , 比如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或散步等;多喝水 , 多补充膳食纤维 , 防止大便干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