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20万人数据显示:服用泡腾片7年以上,心脏病脑梗风险增加16%

感冒了 , 补充维生素C是不少人的共识 , 来杯泡腾片溶解后的"汽水" , 浓浓的橘子香味瞬间扑面而来 , 那是再好不过了 。
然而 , 小小的一颗泡腾片虽好 , 却不能贪杯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超120万人数据显示:服用泡腾片7年以上,心脏病脑梗风险增加16%
文章图片
大家都知道 , 泡腾片遇水会发生强烈的反应 , 生成很多的气泡 , 并迅速溶解在水中 。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泡腾片的原理是什么 。
其实泡腾片之所以能速溶并产生大量的气泡 , 核心就是在制作时添加量一种叫泡腾崩解剂的东西 , 而它主要成分是有机酸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
当泡腾片放入水中之后 , 两种物质发生酸碱反应 , 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 , 使片剂迅速崩解和融化 , 有时崩解产生的气泡还会使药片在水中上下翻滚 。
其中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确实富含钠离子 , 跟我们日常用的食盐一样 , 过多食用会对我们的心血管造成损害 。
超120万人数据显示:服用泡腾片7年以上,心脏病脑梗风险增加16%
文章图片
而口服的维C泡腾片、阿司匹林泡腾片、扑热息痛泡腾片等在临床应用广泛 , 其中很多是非处方药 , 部分人会自己增加用量或服用频率 。
举例来说 , 一片1克的维C泡腾片中一般含碳酸氢钠0.2克 , 相当于0.139克食盐(氯化钠)的含钠量 。
超120万人数据显示:服用泡腾片7年以上,心脏病脑梗风险增加16%
文章图片
除了泡腾片 , 生活中还有哪些隐形盐大户呢?
01
蜜饯
虽然酸甜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高盐食物 , 是真正的"可盐可甜" 。 18g话梅的钠含量有1147mg , 相当于2.8g盐 , 占一天推荐摄入量的56% 。
02
奶酪、糕点
其在成坯后发酵前表面要抹上一层盐来"腌制" , 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 , 咸味已经被浓郁的甜味掩盖住了 , 有实验证明 , 1%~2%的食盐溶液中添加10%的糖 , 几乎完全可以抵消甜味 。
03
面包、饼干
咸味面包的钠含量自然不低 , 但原味切片面包也是高盐食品 , 100g面包切片中钠含量达200mg以上 , 含盐量在0.5g以上 。 苏打饼干口味酥脆 , 大部分含油量较高 , 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入碳酸氢钠 , 导致钠含量较高 。
04
挂面
为增加韧度 , 大部分挂面会额外添加盐 , 100g挂面钠含量900mg , 相当于2.25g盐 , 占一天推荐摄入量的45% 。
超120万人数据显示:服用泡腾片7年以上,心脏病脑梗风险增加16%
文章图片
泡腾片有着众多的优点 , 因此日常生活中深受大家的喜爱:
①服用方便、起效迅速;
②口感好 , 患者依从性好 , 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固体制剂困难的患者;
④生物利用度高 , 能提高临床疗效 。
但是服用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 , 让它"生气" , 却可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
超120万人数据显示:服用泡腾片7年以上,心脏病脑梗风险增加16%
文章图片
"没消气"就喝或干吞
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崩解剂 , 放入水中后 , 崩解剂和水会发生反应 , 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 同时泡腾片迅速崩解 , 全过程一般需要1~5分钟 。
这期间会出现大量气泡 , 就像汽水一样 , 但泡腾片未完全溶解不要急着喝 。 这时还有部分药物没有崩解 , 会产生大量气体 , 如果通过食道进入胃肠 , 会引起腹胀、腹痛、打嗝等 , 如果进入呼吸道 , 会引起呛咳 , 严重时会影响呼吸 。
如果直接把泡腾片放入口腔 , 相当于把嘴当成杯子 , 药物崩解的全过程都在嘴里进行 , 短时间内会生成大量气体 , 影响呼吸 , 甚至导致窒息 。
超120万人数据显示:服用泡腾片7年以上,心脏病脑梗风险增加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