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高坡乡: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路”

本文转自:贵阳网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以前我们村基础设施差、交通闭塞 , 村里的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 , 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守家 。 现在村里有了现代精品果蔬基地 , 我选择了在家门口打工 , 一天能挣120元 , 加上土地流转费 , 每年有将近4万元的收入 。 ”近日 , 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大洪村村民王小冬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花溪区高坡乡: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路”
文章图片
高坡乡村民在大洪村现代精品果蔬基地劳作 。 通讯员陆光齐摄
大洪村平均海拔1500米 , 属典型的高寒山区 , 全村有6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385户2116人 。 为打造高端有机农产品 , 大洪村在花溪区委区政府和高坡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 于2019年联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 通过“村企民”利益共享机制 , 引进贵州汇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现代精品果蔬基地 。
“大洪村山地多 , 少雨 , 特别适合车厘子的生长 , 今年首批种植的450亩车厘子树开始挂果 , 预计产量达到3000斤 。 到2025年就能大量产出 , 预计产量能达120万斤 , 按目前的市场价每斤60元计算 , 能有7200万元的收入 。 ”大洪村现代精品果蔬基地负责人陈华松说 , 果园建成后 , 为了降低日常管护成本 , 花溪区委区政府、高坡乡党委政府又投入财政衔接补助资金150万元 , 对基地的水肥一体化、蓄水池、管网等项目进行了提升改造 , 有效降低了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对果园的影响 。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在于产业兴旺 。 近年来 , 高坡乡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 紧盯生态、经济、社会、旅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 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 同时 , 通过深挖各村产业发展潜力、配齐农业生产要素、科学谋划产业布局 , 激活农业生产潜力 , 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 探索了以平台公司为主体 ,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兜底的方式 , 帮助低收入困难群众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引导各村农户种植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 。
同时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近年来 , 高坡乡围绕“强村计划” , 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产业高效种植 ,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先后在新安村、杉坪村、摆龙村等村发展芦笋、羊肚菌、中药材、蓝莓等高附加值的种植产业 。
花溪区高坡乡: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路”】“接下来 , 我们将持续发挥‘五型’干部作用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努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系丰富、人居环境优美的新高坡 。 ”高坡乡党委副书记刘海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