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樱和她的三株“苗”

丁樱和她的三株“苗”
文章图片
人物名片丁樱 , 第四届国医大师 ,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院长 。 丁樱(左前)在实验室给学生上课指导 。 受访者供图
□本报采访人员李倩
7月20日 , 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 71岁的丁樱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 , 获得中医药行业最高荣誉 , 同时成为我省首位女国医大师 。
少年时就与中医药结缘的丁樱 , 名字里就有花香弥漫、本草芬芳 。 从基层医生到博士生导师 , 再到中医儿科专家 , 在中医药这座琳琅满目的“百草园”里 , 她耗费大半生 , 悉心呵护着三株“苗” 。
救苗
看病是个良心活儿
七八平方米的诊室外 , 站满了来自全省各地乃至省外的患儿和家长 。
“来了!丁老师来了!”眼尖的人喊了起来 , 大家赶忙让出过道 , 目光跟随着丁樱一路走进诊室 。
助理把厚厚一摞病历放到桌前 。 丁樱以最快速度戴上眼镜、穿上白大褂 , 对学生们说赶紧开始 。 她祖籍江苏 , 操着一口软糯的普通话 。
一个从信阳来的孩子 , 是丁樱的“老病号”了 。 询问病情、诊断开方 , 看完病 , 丁樱站起身走到小男孩儿面前 , 双手比画着叮嘱他:“孩子你可以打篮球 , 但是不能过于拼抢 , 要记住自己是在‘走钢丝’ , 如果不注意 , 掉下去就麻烦了 。 ”
丁樱的病人里 , 患有过敏性紫癜或紫癜性肾炎的孩子居多 。 一旦得了这类病 , 饮食、活动都要格外注意 , 丁樱的一个比喻 , 就让孩子和家长记牢了医嘱 。 在“丁奶奶”这里 , 中医别有一番柔软的力量 。
15岁时从卫校毕业 , 先后在公社医院、职工医院做了5年基层医生 , 一路摸爬滚打 , 丁樱深知 , 一个医术好、有耐心的好医生 , 能给予病人多么大的希望 , 多么大的力量!
很多人为挂她的号 , 宁愿等上十天半个月 , 有人甚至从国外专门飞到郑州 , 就为了让这位国内顶尖的小儿紫癜专家给孩子找出病因、找到对策 。
这些年 , 丁樱的病号越来越多 , 病却越看越慢 。 这一类疑难杂症 , 看病本来就快不了 , 再加上病程长、花费高 , 患儿家庭负担都比较重 。 她常对学生说:“病人千里迢迢来看病 , 要想得多些、叮嘱得细些 。 两三分钟、两三句话就打发走 , 会伤了病人的心 。 ”
熟悉的人都知道 , 丁樱开方有个原则:能用一味药绝不用两味药;疗效一样 , 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 , 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
“看病是个良心活儿 , 要有医术 , 也要有医德 。 ”她总是这样说 。
研苗
想让中医药走得更广更远 , 必须靠数据说话
丁樱办公桌上 , 摆放着一棵雷公藤根 。 中药雷公藤 , 就是她钻研多时的一株“苗” 。
国内用雷公藤治疗过敏性紫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 临床治疗主要靠中成药雷公藤多苷 , 尽管在成人内科已被普遍采用 , 但雷公藤存在的一些副作用 , 一度让患儿家长们谈“雷”色变 。
丁樱深知 , 中医药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大毒有大效” , 临床控制得当的话 , 副作用并不那么可怕 。
更现实的原因在于 , 她不想让紫癜患儿错失便宜有效的救命好药:一盒雷公藤多苷片 , 50片的价格仅为25元左右 。
精进为中医大家 , 不仅要有一颗济世悬壶的仁心 , 更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 。
丁樱接连申请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研究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毒副作用 , 结果甚为理想 。 她创新性地把雷公藤引入儿科临床 , 提出雷公藤多苷及雷公藤颗粒在儿科临床的使用方案和使用剂量 , 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 。 现在 , 她和团队正在制订儿童紫癜的中医阶梯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