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遇中国·稻香千里 河南信阳:“稻+N”种养拓宽乡村振兴“稻”路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信阳7月22日消息(采访人员张惟一)盛夏时节 , 万物荣华 。 7月22日9时30分 , 央广网“云遇中国|四季丰收节·稻香千里”联动直播活动走进江西、湖北、河南、广西四地 。
在河南分会场——信阳市潢川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 水稻碧绿 , 长势喜人 , 水面之上 , 白鹭翱翔 , 与稻田相映成趣 , 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呈现在采访人员眼前 。
白鹭与稻田相映成趣(央广网采访人员张惟一摄)
“今年收成比往年要好些 , 亩均产小龙虾在300斤左右!”在潢川县踅孜镇 , 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型养殖示范带头人王磊说 , 他通过“稻虾共作”模式 , 种植水稻800亩 , 实现了“渔粮双赢、生态双收” 。
云遇中国·稻香千里 河南信阳:“稻+N”种养拓宽乡村振兴“稻”路
文章图片
水稻碧绿 , 长势喜人(央广网采访人员张惟一摄)
信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 潢川县是水产养殖大县 , 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 河南省唯一一个“稻虾共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
云遇中国·稻香千里 河南信阳:“稻+N”种养拓宽乡村振兴“稻”路
文章图片
潢川县副县长杨辉介绍“稻虾共作”模式(央广网采访人员张惟一摄)
云遇中国·稻香千里 河南信阳:“稻+N”种养拓宽乡村振兴“稻”路】“‘稻虾共作’巧妙运用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原理 , 进一步提高了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 ”潢川县副县长杨辉介绍 , 近年来 , 潢川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 突出绿色生态养殖 , 探索发展“稻虾共作”模式 ,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 有效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 引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
目前 , 潢川县小龙虾养殖面积38.2万亩 , 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带动种养户2.3万户 , 从业人员8.9万人 , 亩均利2000元以上 , 县内拥有规模加工出口企业4家 , 年交易量达2.5万吨以上 。
“‘稻虾共作’是信阳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信阳市农业农村局水产中心主任陈世震告诉采访人员 , 信阳稻渔综合种养主要以稻虾共作、稻虾轮作为主 , 群众根据市场变化 ,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了稻鳖共作、稻蟹共作等多种模式 , 并且探索出稻虾繁育养殖分离、稻田无沟坑式养殖等新模式 , 既稳产保粮 , 又不影响渔业生产 , 高效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
云遇中国·稻香千里 河南信阳:“稻+N”种养拓宽乡村振兴“稻”路
文章图片
“下一步 ,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稻虾共作’的推广力度 , 结合资源优势 , 以市场为导向 ,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 突出优质高效 , 坚持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两手抓 , 全力打造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 , 把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做大做强 , 真正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杨辉最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