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元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本文转自:西安网
光洁的柏油路旁 , 林立着缤纷的墙画;精致的帐篷和树屋前 , 散布着虫鸣悦耳的绿荫;连片的生态果园里 , 科普研学与采摘活动丰富多彩……秦岭北麓山脚下 , 一条点缀特色村落的生态休闲产业带逐渐成型 。
近年来 , 西安探索村企合作共建多元化产业 , 通过开发智慧农业、研学旅游、文艺项目等产业 , 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 使“归园田居”的美好愿望落地生根 。
智慧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户县葡萄”作为胡家庄村的主导特色产业 , 已经成为西安市鄠邑区的一张名片 。 十余年来 , 胡家庄村和当地企业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 将葡萄种植产业升级为以葡萄酒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 , 使农民人均年增收800元以上 。
背靠青山 , 溪水潺湲 。 业态丰富的西安高新区李家岩村 , 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 在智慧农业花卉展示中心 , 5000余株蝴蝶兰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 在生态温室大棚 , 无土栽培的特色圣女果、西瓜等果蔬销量也十分可观 。
西安:多元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文章图片
西安高新区李家岩村的智慧农业中心 , 游客们正在观赏蝴蝶兰 。 (7月20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李家岩村通过投资入股 , 与乡村振兴公司合作 , 发展兼具生产、展示、采摘、研学等多功能的智慧观光农业 。 同时 , 还通过引进精品民宿、亲子体验、创客空间等新业态 , 助力农民增收 。 今年“五一”以来 , 接待游客近60万人 , 带动就业420余人 , 共计收益500余万元 , 较去年同期增长110万元 。
乡村旅游扩容集体经济
越野摩托、真人CS、亲子休闲、生态教育……位于秦岭北麓中段的鄠邑区栗峪口村被各种类型的营地环绕 , 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宛若一座野外游乐场 。
西安:多元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文章图片
这是位于鄠邑区胡家庄村的奇迹农庄休闲营地 。 (7月20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绵延至山脚的乡村公路旁 , 一辆闲置的绿皮火车被改装成民宿 , 用于接待研学旅游的团队 。 沿路下行 , 玉米、豆类、瓜果、花卉等作物在生态教育基地有序生长 , 成为学生游客进行自然观察的理想场所 。 据介绍 , 近年来 , 鄠邑区栗峪口村与企业积极合作 , 打造红色旅游、亲子探索、农耕研学三大文旅产业基地 , 吸引了数十万游客 。
同样深耕文旅产业的还有西安高新区平堰下村 。 在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 平堰下村着力打造精品民宿 , 致力打造理想乡村生活 。
把闲置农宅改造成民宿 , 开窗见山、绿意盎然 。 周边设置儿童游乐区、种植采摘区、萌宠乐园等配套设施 , 可开展企业团建、露营派对、亲子研学等活动 。 项目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 , 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 , 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 自5月中旬试运营以来 , 民宿共接待约600人次 , 营业收入近17万元 。
艺术项目赋能乡村文明
走进鄠邑区蔡家坡村 , 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 。
沿着宽阔的8号艺术公路进入村庄 , 不仅能看到40余幅民俗墙画 , 还途经美术馆、雕塑馆、麦田剧场以及提供公共艺术空间的“村长之家” 。
西安:多元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文章图片
蔡家坡村美术馆正在展出“麦客”主题摄影展 。 (7月20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2018年以来 , 蔡家坡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 ,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 以打造国际艺术村落为目标 , 联合各大艺术院校和文艺团队 , 连续举办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 , 让秦腔、美术、戏剧、诗歌等艺术魅力在田野上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