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菜园”当抓手 水乡兴化这样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二 )


中堡镇多水 , 有市级河道7条、乡级河道9条、村级河道439条 。 在“两湖”治理过程中 , 当地党委政府意识到仅仅治理湖荡一隅远远不能实现水环境的长效管护 。 去年以来 , 中堡镇境内10余条生态河道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 围绕全面疏浚、整治河道 , 清理岸线障碍物 , 开展河道两侧圩堤达标加修 , 实施沿河圩堤青坎的高标准绿化 , 同时把村庄内河及生产河纳入整治范围 , 规范所有养殖塘口尾水排放 , 加快形成“河畅、水清、岸净、圩绿、景美”的新格局 。
“大纵湖、蜈蚣湖实施退渔还湖 , 镇里每年要损失1000多万元财政收入 , 同时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湖荡治理、生态修复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我们坚定这个信念 , 下决心要把水环境治理好 。 ”中堡镇党委书记顾小兵如是说 。
如今 , 治理后的大纵湖、蜈蚣湖和生态河道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梦水乡”回来了 。
今年以来 , 兴化市坚持河长负责、部门联动 , 以专项行动整治、“两违四乱”处置、幸福河湖建设为主线 , 全面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 , 着力构建河湖长效管护机制 , 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
年初时 , 安丰镇安东村开发了“河管家系统” , 在王许自然村试点 。 河管家负责分管段面的水环境管护 , 需做到水面无漂浮物、坡岸无生活垃圾等;志愿者由热心村民担任 , 主要是监管河管家工作、发现上报水环境问题、提出管护建议等 。 “这不 , 志愿者老吴发现了一片水花生并传入河管家系统 , 河管家陆连女接到指令负责打捞上船 。 ”安东村村级河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禹志祥说 , 系统将为发现问题的老吴加上1分 , 达到一定积分标准就有相应奖励 。 正是得益于日常对河道的管护得当 , 安东村近日也获评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
下一步 , 兴化市计划继续打造幸福河湖100条 , 让“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为当地“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
“美丽菜园”当抓手 水乡兴化这样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文章图片
沈伦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内 , 天广桃园近期喜迎丰收 。 兴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强村富民展现乡村振兴模样
“乡村振兴工作涉及面广、业务性强 , 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 。 ”在谈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时 , 兴化市市长殷俊提到了正在组织实施的村集体增收“8420”项目(即到“十四五”期末 , 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80%以上 , 100万元以上村占比40%以上 , 200万元以上村占比20%以上 , 30万元以下村全部动态清零) 。 当前 , 兴化正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 增强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功能 。
千亩藕塘里 , 硕大的荷叶随风摇曳 。 去年 , 沙沟镇官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973.98万元 , 致富的秘诀就藏在荷叶之下 。
官河村有水面7360亩 , 过去村民承包水面主要养殖“四大家鱼” , 亩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上下 , 这也导致村集体收取的水面发包租金不高 。 2009年开始 ,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维月率先尝试 , 在自家承包的鱼塘里种莲藕并套养小龙虾 , 获得成功后向全村推广 , 如今的官河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
最近 , 沈伦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天广桃园喜迎丰收 , 农场主朱秀兰带着8名员工忙着采摘水蜜桃发货 。 据了解 , 朱秀兰5年前在流转的300亩土地上种了数十种水果 , 如今年收益在300万元以上 。 而放眼沈伦镇2万亩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 26家专业合作社、143个家庭农场在这里共同演绎着强村富民的美好乐章 。 今年 , 沈伦镇各村经营性收入都将在5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