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志远:《五十二病方》4味药,现在仍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国医大师张志远:《五十二病方》4味药,现在仍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文章图片

国医大师张志远:《五十二病方》4味药,现在仍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文章图片

从《五十二病方》论证药治四事
作者/张志远
↓滑动查看全部↓
简介:张志远(1920年7月—2017年11月) , 男 , 汉族 , 山东省德州人 , 自号蒲甘老人 , 无党派人士 ,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第三届国医大师 , 山东名老中医 , 1944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 1957年始先后执教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 , 讲授中医妇科、医学史、各家学说等 , 医、教、研并举 , 主编《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医林人物评传》、《医林人物故事》等 , 辑有《张志远医论探骊》 , 穷四十年之心血著成《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 。
《五十二病方》就目前来说 , 是我国出土文物中发现最早的中医处方 , 通过学习研究 , 不仅了解到西汉初年及其以前遗用药物的经验 , 而且还可以之论证后世文献的解释 ,
今以此书所载为主 , 对临床常用的四种药物 , 根据实践 , 从其施治价值 , 略述如下 。
一、赤小豆行血非吐



摘自 尚志钧《五十二病方药物考辨》


赤小豆为谷类菽科植物的种子 , 本书谓煮熟食之可以“解痛” , 说明在金创 , 跌打方面有活血化瘀作用 , 同《神农本草经》所载“排痈肿脓血”的记述 , 主治机制 , 基本是众流归一的 。
《朱氏集验方》说 , 宋仁宗赵祯幼时患痄腮 , 方外人赞宁以此碾成细末涂之而愈 , 亦充分证实确有“消”、“散”的作用 。 从其“通乳汁”、“下胞衣”、“利小便”的功能讲 , 还是一味富有降性的下行药物 。
《伤寒论》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金匮要略》之赤小豆当归散对它的使用 , 无疑也是基于这一点的 。
但至今尚有不少医家仍执赤小豆味酸 , 和瓜蒂配伍 , 强行附会《内经》“酸苦涌泄”一语 , 泛指为吐药 。
据笔者经验所知 , 该品在瓜蒂散内起不了多大作用 , 催吐之力不是赤小豆 , 而在瓜蒂身上 。
有人讲虽然“不能因而越之” 反而增加药物体积取得辅助作用 , 实际未有考虑它与瓜蒂各一份的相等剂量 , 则是太不足道了 。 如果这样 , 那么淡豆豉在方中竟用诸“一合” 又作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 , 赤小豆不属舟楫之物 , 既不能载药上浮也不能刺激胃粘膜振发呕吐 , 否则谁还敢吃赤小豆粥、豆沙馅的糕点?。 ?
李时珍曾明确的提出过此乃“止吐”药耳 。 所以我们应溯本求源立足于现实 , 《五十二病方》记述的功效 , 是符合客观情况的 。
二、石韦利水排石



摘自 尚志钧《五十二病方药物考辨》


石韦性凉微苦 , 柔韧如皮 , 为“阴崖险罅处”多年生草本植物 , 常用于下肢肿、膀胱湿热、“玉茎”涩痛 。
黄元御《长沙药解》从其配入《金匮要略》鳖甲煎丸进行研究 , 认为属“泄水消瘀”药 。
山东崂山所产之小叶石韦 , 曾广泛投予肾炎 , 尿路感染等证 。 本品治疗石淋 , 历代文献报道不多 , 除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唐人甄氏兄弟《古今录验方》也记有这一经验 , 同滑石配伍 , 用米汁或蜂蜜调服 , 名“石韦散” 。
笔者以前对它的应用 , 主要是取其利尿退肿 , 虽然亦不断以之治疗淋病 , 大都局限在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方面 ,
自马王堆帛书出世阅读此《方》才开始单独实验石韦的确切疗效 。
通过临床接诊三例膀胱结石 , 均是吃过大量胡桃和金钱草的 , 其中一例因调往外地失掉联系 , 一例不能长期坚持饮药转就西医手术解决 。
第三例则为吴桥县马姓少年 , 他的症状表现是常常排尿骤然停止 , 大喊剧痛 , 哭叫不已 , 嘱其每日用石韦60克 , 水煎 , 四小时一次 , 分三次服下 。
二十五天后小便排出细砂样物质 , 将尿液倾于马尾箩中 , 即呈现十余颗很小的石粒 , 尔后病情消失 , 未再复诊 。
尽管只此一例 , 价值不大 , 但能够说明石韦治疗石淋确属经验记载 , 而《古今录验方》则是继承这一遗法的 。
三、商陆消疽热红肿



摘自 尚志钧《五十二病方药物考辨》
商陆之根入药 , 口中嚼之过久能麻舌 , 俗名见肿消 。 书内言其以醋渍之外涂“疽”证 , 可“熨”红肿 , 实则和《神农本草经》所记完全一致 。
《张文仲方》谓“傅恶疮” , 又重复了此义 。 文中所指之“疽” , 并非阴证寒性疮疡 , 乃是与痈相对而说 , 一种发病较慢 , 高出皮肤不太明显 , 仍然表现红肿热痛的外科疾患 , 同后世厘分之以痈属阳 , 触摩“根盘寸余” , 疽属阴 , 患处“皮色不变” , 却不一样 , 究诸实际 , 还应归入阳证范围 。
关于该药的外治作用 , 已故耆宿万仙槎曾向笔者传授过他的经验 , 先将商陆打碎 , 轧为粗末 , 加醋调匀 , 贴于患部 , 以之治疗无名肿毒 , 方法简单 , 疗效甚好 。
我在实践过程中 , 经常用于痄腮、丹毒、毛囊炎、蜂窝组织炎等 , 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如再配合内服清热解毒、通络散血之品 , 则药效更为可观 。
由此不难获知 , 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 , 皆有历史渊源 。 在《五十二病方》尚未问世之前 , 人们已经掌握了商陆的外科应用 。
1985年曾诊治一中年妇女 , 因龋齿拔牙导致右侧颜面红热 , 似火灼手 , 劝其用徐洄溪束毒围内的大黄加商陆同陈醋混合为膏 , 按疔疖处理 , 敷在脸上 , 中心留头 , 外盖油纸、纱布固定 , 结果四十八小时即热退肿消了 , 特附此案以识药缘 。
四、水银治疥痒杀虫

摘自 尚志钧《五十二病方药物考辨》


水银为外科常用药 。
历史上吴王阖闾和秦始皇曾以之作为防腐剂 , 放在陵墓里浸泡尸体 。 封建统治者迷信方士之说 , 尚用为炼丹原料 , 乞求益寿延年 , 反受其害 , 死于非命“而丧厥躯” 。
将治病良药 , 视作营养食物 , 竟把水银作用埋没 , 蒙上了“毒人”之名 , 十足令人喟叹 。
书中言其治疗“疥”疮 , 与雄黄配伍 , 加猪油调合 , 确系验方 , 《神农本草经》所亦之“主疥、瘘、痂、疡、白秃 , 杀皮肤中虱”的记载 , 很可能是在这一基础上扩大使用的 , 充分体现了它的发展 。 比欧洲开始试制的水银油脂软膏 , 要早一千余年 。
疥疮 , 是由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 治疗时 , 大多采取患部抹药法 , 用力揉搓 , 促进吸收 , 杀灭其虫 。
历代文献所载虽有大量处方 , 但真正获得彻底根治的 , 均不离水银一味 , 其他苦参、百部、白藓皮、雄黄、川槿皮、狼牙草、蛇床子、藜芦、芦荟、烟油等 , 都属点缀之物 , 缺乏擎天能力 ,
惟山东济北地区流传一张验方 , 内含水银、信石、狼毒、川椒、硫黄 , 以猪油赋形成膏 , 效果极佳 ,
【国医大师张志远:《五十二病方》4味药,现在仍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最初我尝上溯水银疗“疥” , 只能推到《神农本草经》 现在看来它源远流长 , 居然在公元前数个世纪就已被收入“药笼”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