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员,临时家属还是医疗黄牛?( 三 )


从业多年后 , 郭亮注意到 , 在北京 , 代问诊业务是最多也是最复杂的 。 这部分需求主要来自外地患者 , 他们向往更好的医疗资源 , 同时疫情防控下就诊流程相对复杂 , 他们更倾向于先请人去“探探路” 。
有数据显示 , 2019年 , 北京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数超过2.6亿 , 其中外地来京患者约占三分之一 。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 2020年 , 全国三级医院收治的住院省外就医患者达到599万例 , 异地就医(包括省内异地就医和跨省异地就医)总人次达8238万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这一庞大的数字相比2018年和2019年有所减少 。
“80%以上的客户是外地人 。 ”郭亮近年来服务的对象 , 特征很明显——因为疫情或者身体原因不方便自己来医院的 , 就把所有的资料证件寄给他 , 让他去医院问诊拿药 , 再快递回去 。
这类服务对陪诊员专业度的要求更高 。 “如果帮第一次看病的人代问诊 , 需要先全面细致了解对方的病情、痛点、过往病史等 , 再和医生交流;如果是复查的患者 , 需要准备好对方的各种检查报告、治疗材料 , 充分了解恢复情况等 。 ”郭亮说 。
因此 , 他更愿意将自己的工作定义为“就诊规划师” 。 他向采访人员解释道:“现在就医基本上都需要预约 , 一些异地患者到医院预约了检查却不能当天做 , 只能住下来 , 食宿成本很高 。 而我的工作是帮患者提前规划好 , 代开检查预约单 , 等患者一到就可以直接做检查 , 医生当天看完就能出结果了 。 ”
在他看来 , 陪诊服务始于接单那一刻 。 他会提前和患者交流 , 了解对方的病况和就医需求;还要熟悉医院结构、诊室分布 , 清楚医生的专长 , 为患者提供选择 。
他也遇到过不少特殊情况 , 比如有外地高龄老人突发疾病 , 要来北京就诊 , 这种情况必须得有家属陪同 。 但对于一些患者和家属来说 , 北京医院的就医流程过于复杂 , 稍有差错 , 容易耽误时间 。 这时候 , 他作为陪诊员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
问清楚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后 , 郭亮会根据情况推荐科室 , 告诉他们怎么挂号 , 同时提醒他们携带好身份证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以往的检查报告 。 就诊当天 , 他帮患者和家属取号、建卡、买病历本 , 再到指定楼层分诊台报到 。 这些琐碎的事情解决后 , 他带着患者和家属来到诊室门口 , 进入诊室前 , 他再次帮他们把相关情况一条一条列清楚 , 如发病时间、遗传史、目前病况、来京就医诉求等 。
“疾病面前 , 很少有患者和家属能条分缕析地把问题说清楚 。 ”郭亮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忧心 , 也明白他们拿着一大堆检查单不知道去哪里的迷茫 , 所以他会尽力帮他们捋清楚 , 帮他们走流程、排队 , 排到了就发信息让患者直接进诊室检查 , 检查结束后他还会反复重复医嘱 , “怕他们太紧张漏掉了重要信息” 。 之后几天 , 他还会进行回访 , 叮嘱患者和家属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 。
这种形式于医生而言也有益 。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名刘姓医生对此深有体会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其接诊过一些患者 , 明明是来看脊椎受损的 , 却和大夫说自己头部或心脏不舒服 。
“这样的问诊 , 在医院实在太低效了 。 ”刘医生说 , 不过这两年逐渐接触到一些陪着患者来看病的陪诊员 , 对方能简明扼要说清问题和诉求 , “相当于为患者和医生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
定价无标准培训为圈钱
早期发展阶段乱象频出
在重庆做陪诊员的李成接收到的求助 , 更多来自患者子女 , 因为工作忙、顾不上生病的老人;也有不少年轻家长 , 孩子生病 , 他们便慌了神;偶尔有一些独居人士 , 或是身体不便需要帮忙 , 或是心里难受需要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