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坑塘变身美丽池塘 山东致力将乡村坑塘建设成产业发展“聚宝盆”

本文转自: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李燕玲杜郑敏济南报道
近年来 , 我省沿黄部分地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开展废旧坑塘专项治理 , 将过去的废旧坑塘变身乡村景观、美丽鱼塘 , 取得了良好成效 。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 省农业农村厅于近日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乡村坑塘渔业的通知》 , 助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 促进村庄清洁行动长效长治 , 实现乡村治理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 。
废弃坑塘变身美丽池塘 山东致力将乡村坑塘建设成产业发展“聚宝盆”
文章图片
实践证明 , 发展乡村坑塘渔业 , 对于树立践行“大食物观” , 充分利用宜渔资源空间 ,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构建坑塘长效管护机制 , 解决坑塘治理反弹难题 , 巩固发展乡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对于加强乡村坑塘水域环境保护 , 繁荣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 建设乡村美丽家园 ,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通知》要求 , 坚持绿色发展、节水优先 。 统筹乡村坑塘防洪、蓄水、生态、渔业等功能 , 科学利用水生生物资源 , 加强乡村坑塘水域环境保护 , 实现“一水多用、多方共赢” , 推进水域共享共用共治 。
废弃坑塘变身美丽池塘 山东致力将乡村坑塘建设成产业发展“聚宝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 根据乡村坑塘生态环境状况、渔业资源禀赋、水域承载力、产业发展基础和群众意愿等情况 , 科学布局、突出特色 , 合理选择乡村坑塘生态渔业发展方式 。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 。 注重坑塘整治和渔业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 , 通过试点建设与集中连片综合整治示范相结合 , 健全渔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的联结机制 。
坚持科技引领、服务保障 。 加强坑塘渔业关键技术创新 , 强化坑塘渔业利用模式示范推广 。 充分发挥大型养殖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 完善苗种、技术、饲料、销售等全程托管服务机制 。
《通知》指出 , 山东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县的经验 , 统筹乡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振兴、产业振兴 , 积极探索乡村坑塘治理和渔业生产相协调的绿色发展路径 , 努力把乡村坑塘建设成为乡风文明的承载地和产业发展的聚宝盆 。
聊城市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坑塘沟渠专项治理”有利时机 , 按照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原则 , 以美丽渔场建设为抓手 , 变闲为用、变丑为美、变废为宝 , 积极推进废旧坑塘变身美丽鱼塘 , 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振兴与产振兴并重、乡村治理与富民增收融合的新路子 。
德州齐河县“党建引领、联村共建”集体增收试点经验 , 在“联合党支部+产业联合社”的共同运作下 , 挖潜坑塘资源 , 以资源入股联合社 , 对区域闲置水面、坑塘资源进行挖掘、开发、整合 , 打包盘活 , 推动养殖散、乱、弱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转型升级 。
各市要根据县区水源条件、坑塘规模和地理环境条件 ,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 择优确定试点区域 , 因地制宜、因塘而宜 , 不搞“一刀切” , 探索切实可行的坑塘渔业利用模式 。
保障措施方面 , 各市要充分认识乡村坑塘治理与渔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 摸清辖区可利用坑塘家底 , 具备水源条件的市要提出发展坑塘渔业的具体指导措施 。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引领作用 , 以转包、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规范流转 , 探索村级渔业规模发展、人居环境长效整治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