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民健康素养14年连升再创新高达38.25%,传染病防治素养明显改善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今天传出消息:上海市连续14年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 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 , 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 , 创历史新高 , 并且实现14年“连升” , 提前达到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
所谓健康素养 , 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 , 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 , 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指标之一 。 2021年 , 上海共调查26268名15岁-69岁城乡常住居民 , 覆盖全市16个区 。 此次监测结果显示 , 上海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 , 较上一年增加2.68个百分点 。
不同人群健康素养稳步提升
此次监测结果显示 , 上海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都稳步提升 。 与2020年相比 , 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都稳步提升 , 其中35-44岁年龄段人群增幅最大 , 从35.77%增长到44.36% , 提升了8.59个百分点 。 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37.43%提升到39.22% , 提升了1.79个百分点 , 农村居民从30.04%提升到31.27% , 提升了1.27个百分点 , 城市居民增幅高于农村居民 。
上海居民传染病防治方面健康素养进一步改善 。 2021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到36.98% , 较上年增长3.75个百分点 , 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6类健康问题中增长幅度最大 。
监测结果显示 , 51.02%的居民掌握了处理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法 , 较上年增加2.8%;其中知道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直接捂住口鼻是错误的居民达到56.14% , 较上年增加2.81% 。 80.77%的居民知晓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 较上年增加1.59%;知道出现发热症状后不能观察观察再说的居民较上年增加0.46% 。
上海居民健康素养14年连升再创新高达38.25%,传染病防治素养明显改善
文章图片
上海居民健康素养14年连升再创新高达38.25%,传染病防治素养明显改善
文章图片
健康“知行合一”习惯逐步养成
2021年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达到39.73% , 较上一年度提升1.24个百分点 , 尤其是健康饮食和慢病管理等行为改善明显 。 57.91%的居民知道吃大豆制品的好处 , 较上年增加3.55% 。 83.18%的居民知道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 较上年增长0.69% 。 64.71%的居民能够正确掌握吸烟危害的知识 , 较上年增长0.17% 。
2021年本市成人吸烟率为19.4% , 已达“健康中国2030”目标 , 但要实现健康上海行动提出的“至2030年成人吸烟率下降到18%及以下”目标仍有挑战 。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党委书记唐文娟表示 , 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从2009年37.5%下降至2021年的12.1% , 室内禁烟成效不断向好 , 而室外“抽游烟”造成的二手烟暴露情况则相对更突出 。
上海居民健康素养14年连升再创新高达38.25%,传染病防治素养明显改善
文章图片
下一步 , 全市还将进一步强化控烟“疏堵结合” , 依托健康上海行动重点专项 , 开展示范性室外吸烟点建设 , 通过规范设置和有效疏导、推动建立标准和进行示范建设 , 降低二手烟暴露、巩固无烟环境建设成效 , 形成良好的控烟社会共治氛围 , 助力健康上海建设 。
将持续科普填补现有差距
据悉 , 上海2020年开始实施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 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骏表示 , 开展健康行为监测调查与行为倡导 , 有利于推动市民健康素养提升和健康行为养成 。 近三年正值新冠疫情 , 从结果性指标来看 , 市民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增长 , 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升 ,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顺利完成 , 并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