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6个管线,医图生科AI+生物信息学:成药性/可靶性准度90%,实现AI贯穿研发的License Out

近日 , AI新药研发企业医图生科(苏州)生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图生科)利用自主研发的医图AceMap智能药物研发平台 , 在两个月之内完成了全球首例用AI驱动的罕见病药物靶点发现、先导化合物设计(PCC)与合成 。 凭借这一突破性成果 , 医图生科于今年6月入选阿斯利康CoSolve创新计划优秀项目 , 为后续的深入合作以及LicenseOut商业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与此同时 , 公司在同一时间完成了全球首例完全由AI驱动的对重组门冬酰胺酶的药物优化 , 并成功将该药物推进到临床前研究阶段(IND) 。
医图生科成立于2021年10月 , 以自建“AI+生物信息学”三大AI智能药物研发平台为基础 , 完成探寻发病机理 , 靶点确立 , 药物设计以及制剂设计;以“AI新药发现+LicenseOut”为核心商业模式 , 在短时间内实现抗肿瘤、抗衰老与罕见病的多条管线的项目落地 , 完成药物IND之前的所有研发环节 , 并与全球制药企业进行合作 。
全球首批“AI+生物信息学”
新药研发科学家筑起技术高地
21世纪以来 , 人类所面临疾病日趋复杂 , 全球范围内新药研发面临“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成功率低”等挑战;AI技术的发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思路 , 尤其是在疾病特效药、候选药的研究上AI赋能新药研发开创了新的药物研发形式 。 但目前 , 在分子活性可维持性、AI平台可操作性、AI工程师与药化专家技术平衡性等方面 , AI制药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
医图生科的AI新药研发平台有效融合生物信息学研究 , 在全新靶点的背景下完成有效活性药物设计并进行合成表达的时间可以控制在2-3个月 , 比传统企业减少约70% , 研发成本也降至传统药企的10-20% 。 这样的技术突破得益于医图生科汇聚的国内外顶尖大学、科研机构的资深研究人员 , 以及在国内外众多知名药企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团队 , 为公司建立了世界领先的技术高地 。
“医图AceMap智能药物研发平台”包括:医图AceMap智能药物(小分子)研发平台、医图AceMap智能药物(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神农天然产物暨抗衰物质研发平台 。 该三大平台浓缩了医图生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陈宇综教授及其团队经近30年的突出研究成果 , 覆盖了约80%的已知药物形态 。
医图生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陈宇综教授1985年获得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硕士学位 , 1989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 , 并于1989-1996期间在美国普渡大学完成博士后项目 。 陈教授先后于美国IONIS制药公司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从事AI及药物发现工作 , 并于2002年将AI与生物信息学引入到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研究领域 , 成为全球首批“AI+生物信息学”新药研发科学家 。 陈教授发明了反向对接靶点发现方法 , 创建了国际医药领域知名的TTD药靶数据库 , 并利用AI+生物信息学阐明了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机理 。 陈宇综教授曾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药学系 , 目前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此外 , 医图生科的核心团队还包括:在AI大健康产业和企业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李翛然;参与过100多家上市企业资本工作、主持参与了60多家新兴产业创业项目投资孵化、拥有20多年上市公司并购经验的联合创始人于小镭博士;首席科学顾问、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Google技术总监、美国Lernout&Hauspie高级研究员、美国奥维研发经理以及美国创道技术总监的邸烁博士;首席医学官、原科兴生物研发部经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甲肝灭活疫苗研发与产业化生产参与者、国家“863”项目I类抗肿瘤新药CPT研发参与者、中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崔俊生教授;以及首席药化专家、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主任兼博士生导师张晓进教授 ,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