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的人要注意,吃饭太快也会得糖尿病!

最近“吃饭过快增加患糖尿病风险”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
狼吞虎咽的人要注意,吃饭太快也会得糖尿病!
文章图片
网友的评论也亮了 , 有网友说:“我吃饭平均5分钟 , 那以后可真得注意了 。 ”
有研究表明 , 吃饭经常“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 。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3亿左右 , 平均每10个人可能就有一个糖尿病 。 如果你吃饭非常快的话 , 那确实要警惕了 。
之所以吃饭太快会得糖尿病 , 其实道理很简单 。 1、吃饭太快 , 大脑跟不上吃饭的速度 , 来不及发出“吃饱了”的信号 , 人越吃越饿 , 也就越吃越多 , 糖分摄入量自然会增加 。 2、吃得太快 , 体内血糖波动较大 , 大起大落之间会让胰岛功能受损 , 长此以往就易发展为糖尿病 。
除了吃饭太快外 , 生活中诱发糖尿病的因素其实很多 , 简单总结就是:肥胖人群、高血脂高血糖人群、糖分摄入过多人群、有家族病史的人群等 。
狼吞虎咽的人要注意,吃饭太快也会得糖尿病!
文章图片
而糖尿病主要的危害其实并非血糖升高本身 , 而是各种并发症 。 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且病程较长 , 会引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失明、中风、肾衰、糖尿病足等急性并发症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 , 这些并发症的致残、致死几率都非常高 。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年轻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 防治糖尿病成为几乎每个人都要注重的事情 。 糖尿病虽然无法治愈但仍可逆转 , 关键在防 , 核心在控 , 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好以下三件事 , 养成科学的健康管理习惯 , 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会得到大幅改善 。
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是体现糖尿病控制情况好坏最直观的数据 , 定期做好血糖监测 , 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和用药就医计划 。
空腹血糖≥7.0mmol/L , 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 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 糖化血红蛋白≥6.5%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 而在日常血糖管理中 , 我们不仅要监测空腹、餐后的血糖数据 , 对于睡前、夜间的血糖数据也不能放松警惕 , 尤其是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 。
狼吞虎咽的人要注意,吃饭太快也会得糖尿病!
文章图片
随着指尖血糖仪这样的小型医疗设备走进千家万户 , 血糖监测也变得非常方便 。 但是有些患者只顾着测 , 测出来数据看一下了事 , 却忽视了“监控”的重要性 。 推荐大家使用先锋鸟APP绑定血糖仪来进行血糖的监测 , 不仅能自动记录血糖数据 , 还可以计算血糖高低峰值、平均血糖值等数据 , 让我们对血糖情况有更科学深入的分析 。
此外先锋鸟还提供了监护人功能 , 一键绑定亲属 , 随时提醒患者测血糖 , 再也不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 。
狼吞虎咽的人要注意,吃饭太快也会得糖尿病!
文章图片
吃得快不如吃得好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 并且少吃多餐 ,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胰岛负担 , 让血糖降下来 , 并且更平稳 。
吃得快不如吃得好 , 远离高升糖食物是糖尿病患者膳食最基本的原则 , 但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也要有所保证 。 动植物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这些虽然也不能多吃 , 但也一样都不能少 。
鱼、蛋类、牛奶、绿叶蔬菜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营养摄入来源 。 如果担心吃太多 , 可以通过先锋鸟APP记录三餐饮食和血糖数据 , 同时先锋鸟还可以计算各类食物的碳水含量 , 这样就不担心摄入过量的问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