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2.4 万人说自己是「医疗废物」

本文作者:华北
「该跑就跑路吧 。 」
山东某医学院的闫颖(化名)说 , 她现在正在自学编程AI , 打算将来走医工结合的职业道路 , 不想当医生了 , 因为她在学医两年后 , 开始后悔学医 。
而在网上 , 后悔学医的人还有很多 , 一些医学生甚至在豆瓣App上建了一个「大学后悔学医」小组 。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他们 , 因为共同的一个原因——后悔学医 , 而聚集到这里 。
在小组里 , 他们集体抱怨规培工作太繁杂 , 吐槽就业市场上竞争太激烈以及后悔报专业时自己太盲目和冲动 。 痛苦的他们甚至禁止别人在小组内发布「大学后悔没学医」的内容 。
小组里有人说因为学医 , 自己得了抑郁症;有人说自己感觉被医学「夺舍」了 , 异化为了一个工具;有人则庆幸自己转了专业 , 在异国他乡追求自己真正喜爱的知识 。
而他们统一称自己为「医疗废物」 。
在这里,2.4 万人说自己是「医疗废物」】后悔学医的人:我是「医疗废物」
「当初觉得医学就是救死扶伤 , 还是很憧憬 。 」马上就要大四的张蔷(化名)在分享了自己当初为什么想学医后 , 表示现在自己已经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 。
聊起后悔学医的原因 , 张蔷一口气说起了很多 。 折磨人的期末、医生待遇的偏低以及其他细碎的瞬间 , 都让她因为学医而「破防」 。
「医学专业战线真是很长 。 」张蔷表示 , 当看到其他朋友「已经开始赚钱养家后」 , 她心里就会感到很受伤 。
除此之外 , 一些其他障碍也让医学生们的内心受到了冲击 , 比如性别歧视 。
「我同学专业是影技 , 硕士女不如大专男 。 」闫颖哭笑不得 , 现在医院招聘对女性要求太苛刻了 。
在「大学后悔学医」小组里 , 像张蔷和闫颖这样因为学医而在生活中「屡屡破防」的人并不在少数 。 有人是看到社会上又出现了伤医新闻 , 有人是到医院实习后过上了日常熬夜的生活 , 有人是直接在实习单位被患者家属语言威胁 。
在这里,2.4 万人说自己是「医疗废物」
文章图片
疲惫的医生
图源:视觉中国
尽管很多人开始后悔学医 , 但是他们大多数人除了来网上吐槽一下 , 还是只能继续老老实实地学习、规培和搞科研 。
在「大学后悔学医」小组内 , 虽然有一些成功转专业、成功转行的人发表了成功经验 , 并庆幸自己还好换了专业 。 然而 , 大多数人在这些帖子下面除了佩服、夸赞和羡慕之外 , 很少有人动心思去效仿 , 换一条路走 。
「医科大学基本上没有什么专业好就业 , 而且转专业太麻烦了 。 」上海的李哲(化名)这样说 。
不止李哲 , 谈起转专业 , 好几个人都表示「现在换专业可能是来不及了 。 」即便后悔 , 学医的沉没成本都让他们很难去转行 。 很多时候 , 他们也只能嘴上抱怨一下 , 然后继续坚持 。 而「大学后悔学医」小组 , 也许就是让他们发泄痛苦 , 坚持下去的一个办法 。
只是 , 网络上并不是只有愿意和他们共情的同学 , 还有和他们观点对立 , 认为他们后悔学医太矫情的陌生人 。
同行不同酬:从10万到20万
前一阵「大学后悔学医」小组被其他媒体报道后 , 在网络上引起了争议 。 很多人对医生后悔学医一事表示了不理解和诧异 。
有网友表示 , 医生虽然辛苦 , 但是起码不像其他职业那样「35岁就要失业」 。 很多医生退休后还可以被返聘 , 一直能有工作 。 有网友则认为医院的公立性质以及编制岗位本身就很值得 。 有网友表示「医生熬到年纪大收入就上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