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制 , 除了Aβ假说 , 学术界还提出胆碱能假说、炎症假说、tau蛋白假说 , 线粒体异常假说、突触损伤假说等等 。 周显波坦言 , 此次学术造假风波 , 让“多元论”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 或将导致药物研发端发生改变 。 周显波说:“Aβ假说本身是一个好的假说 , 但实际上在成药方面可能有很多局限性 , 所以整个领域已经在开始做其他方面的一些布局 , 我们满怀希望 ,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有一些更好的突破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 这篇论文被发现造假 , 某种意义上也不是坏事 , 因为它更能启发相关领域去寻找更多的假说 , 并寻找更多的机制去测试更多的假说 , 看看对病人是否真正有帮助 。 ”
秦琪同样认为 , 拓宽“致病机制”这个源头 , 再根据多元的靶点开展药物研制和临床试验 ,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前景还是乐观的 。 秦琪说:“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一款药或者是一种治疗方式 , 可以去干预这个疾病 。 但是换一种角度 , 我们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找药物上 ,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去预防这个疾病 , 或者在刚刚发现病症的时候就去干预它 , 也会减少病情加重以及后期的负担 。 ”
【阿尔茨海默病“奠基性”论文涉嫌造假 是否影响十余年来临床、学界研究和药物研发?】秦琪介绍 , 考虑到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依然极为有限 , 当前应对这一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方面 , 要养成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 , 每天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训练 , 以及适当进行脑力活动;此外 , 控制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共病”的发作 , 也是在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 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面 , 如果患者在疾病前期就被发现 , 通过40赫兹电刺激、认知训练等非药物干预 , 以及一定的药物治疗 , 是有一定可能性使患者终生维持在病情稳定的时间窗口的 。 秦琪表示:“有家族病史的人;以及一些患者早期已经出现了丢三落四、爱忘事儿 , 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 或者是自己的爱忘事儿经过别人提醒之后也没有办法记起——出现这样的情况后 , 一定要到门诊进行筛查 , 如果在早期得以控制 , 是有50%的几率不会再进一步进展的 。 在诊断后也尽量早期治疗 , 现有的药物也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 让老年人有一个比较好的认知状态、度过一个欢乐的晚年 。 ”
- 阿尔茨海默病|为什么“老年痴呆”越来越多?老人若有2种习惯,痴呆风险或增加
- 脑健康丨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疾病的遗传联系得到证实
- 带状疱疹病毒或引发阿尔茨海默病
- 阿尔茨海默病|直角肩、A4腰、蜜桃臀,被病态审美控制的中国女性早已步入陷阱中
- 阿尔茨海默病关爱公益服务项目在济南启动
- 打流感疫苗还有额外好处!新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减少40%
- 阿尔茨海默病|哈佛研究:睡前的这个坏习惯,或许会让你患老年痴呆的几率翻倍
-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7大征兆,如果你都没有,恭喜你不是老年痴接班人!
- 换血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研究发现具有可行性
- 阿尔茨海默病|晒太阳,预防老年痴呆,还能补钙?做好这3件事,才能预防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