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医疗”需曝光!专家坦承:很多药不需要吃,很多手术不该做

“无效医疗”需曝光!专家坦承:很多药不需要吃,很多手术不该做

文章图片

“无效医疗”需曝光!专家坦承:很多药不需要吃,很多手术不该做

文章图片


曾女士身体不适 , 到某医院检查 , 诊断为盆腔包块性质待查 , 急性盆腔炎 , 卵巢瘤等需住院治疗 。 先行手术为左附件切除 , 在获得术中所得标本病理结果 , 并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后 , 又为其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
手术中的切片报告写明“考虑为颗粒细胞或卵泡膜细胞瘤 , 待石蜡切片进一步确诊” 。 但在手术记录中对这一报告结果的记录为“卵巢颗粒细胞瘤”;在手术同意书中 , 所记录的医生告知患者的冰冻结果也为“卵巢颗粒细胞瘤” 。
曾女士发现报告结果不一致 , 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 法院委托鉴定机关对医院进行鉴定 , 结论为:某医院对患者曾某的医疗行为存在一定过错 , 且该过错造成了对患者曾某的过度治疗 , 某医院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

一、“无效医疗”是真实存在的
无效医疗即某种医疗行为对患者而言没有意义 。 上海交通大学卫生经济学家马进教授表示 , 无效医疗广义上还包括不能实现诊疗目的、不能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诊疗行为 。 而对应的则是价值医疗 , 是进行医疗干预后 , 对患者能够起到改善健康的作用 , 当然这之中还包括了医疗机构价值和社会价值 。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无效医疗?
在马教授看来 , 我国无效医疗行为 , 很大程度上是医保的支付制度使然 。 我们国家医保按项目付费 , 直接激励医院和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多服务 。 但医疗机构本身存在问题 , 医保支付制度也存在不合理 , 这也导致部分部门只从利益出发 , 没有站在患者角度考虑 。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 , 中国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也曾坦诚:在我国仍存在很多药不是该吃的 , 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 , 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 , 却也在做的现状 。
老百姓一个小病 , 到医院不是磁共振就是CT , 过度医疗问题让普通民众不胜其烦 。 该花的钱没有花在“刀刃”上 , 老百姓看病又“贵”又“难” , 只会导致医院关系越来越紧张 。

二、过度医疗常见于哪些医疗领域?
黄洁夫在一次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联组讨论上 , 分享了德国作家尤格·布莱克的著作——《无效的医疗》 , 该书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无效医疗情形:
1、支架手术

并不是所有的支架手术都是必须的 , 也存在安装支架反而是“无效治疗”的情况 。 德国莱比锡医院的外科专家就曾进行过迪比实验 , 他们将100位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的患者分成两组 , 对比发现 , 手术组康复率为70% , 而没有进行手术康复率却达88% 。
2、椎间盘手术
“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有四成是失败的 , 甚至术后病情恶化的达到了12% 。 而人体是有自愈能力 , 即便是腰间盘突出 , 也可以通过自身恢复 。 英国的柯拉马医生强调 , 脊背本身有惊人的自愈能力 。
3、癌症治疗
几乎所有年长者体内都会出现肿瘤 , 但只有少数具有危险 。 甚至有大部分人有肿瘤而不自知 。 癌症也没有这么可怕 , 晚期癌症也有很多保持稳定不发展的 , 有时候不打扰“癌症与免疫”的平衡 , 反而是最好的治疗 。

三、做手术前 , 这4个问题要跟医生问清楚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关节外科杨序程医师表示 , 在所有手术 , 甚至是有创伤的检查前 , 医生都会跟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和手术风险 。 然后需经过患者同意签字后 , 才会安排手术 。 在开展手术前 , 一定要明确4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