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6个医生、5个诊断,娃的左脸终于从饱满的桃子变成了泄气的皮球( 二 )


听到这里 , 我忍不住哭了 。 小朋友评判一件事的角度和成年人太过不同 , 我想到的是往来于医院的奔波、诊室门口的哭闹、被耽误的工作 , 甚至是花出去的钱……但在他眼中 , 我们全家人或许只是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雨夜大冒险 。
左眼彻底睁不开
喊名字也要隔几秒才回答
从餐厅回家后 , 他午睡时仍然是隔一会儿就哭醒一阵 。 距离第一次输液过了20小时以后 , 我们赶紧又去了医院 , 医生开了和第一天一样的药 , 让继续输液 。 至于红肿的眼睛 , 医生说像是过敏 , 开了口服的抗过敏药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 和外用的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 。
这次输液时 , 娃明显比第一天烦躁 , 一直说要把针取下来 , 手不停地动来动去 。 输完液后 , 他的手背上又青又肿 。
经历了6个医生、5个诊断,娃的左脸终于从饱满的桃子变成了泄气的皮球
文章图片
娃手背上的淤青丨作者供图
到了第三天 , 娃的左眼已经肿得彻底睁不开了 , 只能闭着眼睛哼哼 , 还说肚子疼、想吐 。 更危险的信号是 , 他的反应也开始迟钝了 。 我把他抱在怀里 , 喊他的名字、跟他说话 , 他都是隔几秒才回答 。
经历了6个医生、5个诊断,娃的左脸终于从饱满的桃子变成了泄气的皮球
文章图片
娃左眼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对比(自左向右)丨作者供图
那一刻 , 我真的慌了 。 我们从娃生病第一天就开始又吃药又打针 , 为什么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正在着急之时 , 娃的外公外婆打来视频询问情况 , 看到娃的眼睛后 , 他们心疼不已 , 并建议我们带他去看看眼科 。
其实 , 我之前也想到过眼科 , 但一开始内科医生给了“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 就没有再往这方面想 。 可到了这个时候 , 有任何希望我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 于是赶紧挂了眼科的号 。 可惜 , 只能挂到下午的 , 娃还得再煎熬几个小时 。
在等待的时间里 , 我们还把孩子眼睛的照片发给了一位在线问诊的眼科医生 , 她的诊断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睑板腺炎 , 也就是俗称的麦粒肿 , 并不是什么大病 , 可以用毛巾热敷 。 可是 , 当我们给孩子热敷完后 , 他的眼睑四周反而更红了(慎用热敷) 。 我刚刚踏实了一点的心 , 瞬间又悬了起来 , 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即将面诊的眼科医生身上 。
从饱满发光的桃子
变成正在泄气的气球
终于 , 在娃病后的第三天下午 , 我们见到了眼科医生 , 她一看孩子的情况 , 就诊断是眼部“蜂窝织炎”——一个我们从未听过的名字 。
经历了6个医生、5个诊断,娃的左脸终于从饱满的桃子变成了泄气的皮球
文章图片
眼科门诊的病历单丨作者供图
医生告诉我们 , 这个病在眼睛上会很凶险 , 可能会引发视力减退或失明 , 甚至引起颅内感染 , 危及生命 。 治疗上 ,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症状 , 之前我们用的药里没有这个 , 所以症状会继续加重 。
医生让孩子试着睁一睁眼 , 但孩子睁不开 。 她轻轻摸了摸孩子的眼皮 , 孩子一边往后躲 , 一边大哭 。 她说 , 孩子的眼皮已经可以摸到硬块了 , 可能是里面有脓 , 如果静脉用了激素后还没有好转 , 就需要做眼部CT检查 , 再结合影像结果做进一步治疗 , 不排除手术引流脓液……
天呐 , 我不敢再往下想 。 我们出诊室的时候 , 她还感叹了一句 , “宝宝的眼睛 , 这两天肯定很难受” 。 听完 , 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
紧接着就是取药、输液 , 我特意看了一眼缴费单 , 新加的这种药只要2毛钱 。
经历了6个医生、5个诊断,娃的左脸终于从饱满的桃子变成了泄气的皮球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