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尿路感染”,为什么越来越难治了?

“人们正在死于常见的、以前可以治疗的感染 。 ”
撰文|燕小六
来源|“医学界”公众号
2年了 。 周女士吃了成箱的抗生素 , 尿路感染仍反反复复 。
一旦发作 , 上厕所就是受刑 。 淌下的每一滴尿都像刀子 , 入肉三分的疼痛让小腿肚跟着打颤 。
尿意无穷尽 。 刚上完厕所 , 没几分钟又想去 。 可真坐上马桶 , 怎么用力都挤不出来 。 憋很久也就淅淅沥沥几滴 。
尿路感染在全球都是多发的感染性疾病 。 在中国 , 其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 位列感染性疾病第二位 。 它在女性中更多见 , 年发病率近10% 。
恰恰是这么一个临床高发病 , 在全球都面临一个难题: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多种抗生素耐药性流行率 , 显著上升 。 “原先口服药就能治愈的 , 如今要输液甚至住院 。 而且 , 可能反复发作 。 ”美国“凯撒健康新闻”指出 。
“似乎任何药物对我都不起作用 。 此时此刻 , 我就在担心复发、要再吃抗生素 。 想到这个 , 就后背发凉 。 ”周女士说 。
“抗生素大量应用 , 导致我国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耐药性等发生改变 。 很多中老年女性频繁发作 , 部分原因就在于耐药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钟山告诉“医学界” 。
耐药的尿路感染 , 多了
周女士清晰记得 , 自己第一次犯病时 , 医生结合症状等 , 判断是单纯性尿路感染 , 开了一盒头孢和一些中成药 。
单纯性尿路感染是区别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而言的 。 后者特指尿路感染合并一些增加病情复杂风险的因素 , 如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性问题 , 或合并泌尿系统解剖性、功能性问题等 。
在周女士看来 , “单纯”意味着“问题不大 , 好治” 。
如她所愿 , 用药仅1天 , 尿频、尿痛、尿不尽等症状明显好转 。 她按医嘱 , 用完所有药 。 照医生说的 , 没什么症状就是好了 , 不用复查 。
两个月后 , 没有任何诱因或征兆 , 周女士复发了 。 她又去看医生 , 换了一种抗生素 。 症状再度消失 。 1个月后又复发 。
当那种疼痛、尿频、尿不尽的感觉再次出现时 , 一瞬间 , 负面情绪汹涌袭来 。
“按疗程用药、多喝水、保持锻炼、提高抵抗力、少吃辛辣、夫妻生活后要清洁……我都做到了 , 为什么不好?”周女士不解 。
经朋友介绍 , 周女士换了一家医院问诊 。 医生称 , 长期、反复用抗生素 , 周女士可能耐药了 。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数据显示 , 在全球观察到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抗生素的高耐药率 。 环丙沙星(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抗生素之一 。 针对大肠杆菌感染 , 该药的耐药率为8.4%-92.9% 。
大肠杆菌是导致尿路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 。 我国资料显示 ,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大肠杆菌的比例一直在增加 。
此外 , 《上海周浦地区2016年至2020年尿路感染者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检测》等研究表明 , 我国多地分离病原体 , 均表现出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性 。 除喹诺酮类药物外 , 还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等 。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翟晓波告诉“医学界” , 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甚至泛耐药菌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 这提高了治疗的难度 。
“耐药意味着治疗费用更昂贵 , 过程更复杂 , 治疗周期延长 , 更易复发 。 ”曾主导美国抗生素耐药大型荟萃研究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团队表示 , 其研究旨在提醒临床 , 治疗尿路感染 , 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可能不再灵验 , 必须考虑耐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