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税务蓝”扎根乡土 “点绿成金”走出富民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临桂:“税务蓝”扎根乡土 “点绿成金”走出富民路
文章图片
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走入林间地头 , 向村民了解中草药种植情况 , 为村民细致讲解产业奖补政策 。 秦佩佩摄
靖远村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镇西南部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在这里镌刻出了山清水秀的秀丽风光 。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 作为定点帮扶单位 , 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一直与靖远村携手同行 , 并肩作战 。
因为山林茂盛 , 水质优良 , 靖远村成了重要的水资源生态保护区 , 于是村民的林地也就成了水源生态林 。 牢牢守护生态保护红线 , 也就意味着作为偏远村落的靖远村不能通过大规模的林木砍伐来发展传统农业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 成了摆在靖远村面前的难题 , 也成了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不得不攻克的难题 。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 一头连着村民群众的‘钱袋子’ , 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 咱们靖远也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走村入户后 , 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更是坚定了要帮扶靖远发展特色产业的决心 。
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农业服务中心专家 , 邀请其多次到靖远村开展实地勘察 , 同时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靖远的土质进行了检测 。 经过多番调研 , 专家们一致认为靖远村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灵芝、黄精、九节风、鸡血藤等中草药 。 而且中草药可与林地共生 , 属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 这种立体式农业发展模式 , 既能保护水源生态林 , 又能增加村民的经济收益 。
“我家的地全是林地 , 因为是水源生态林 , 不能砍伐 , 十几元每亩的林地补助无法支撑家庭全部开销 。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 , 我家种上了九节风 , 这种中草药的收购价一直很稳定 , 今年我家的收成应该还不错 。 ”说起村里发展特色产业带给家里的新变化 , 村民林才付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
壮大乡村产业经济 ,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是关键一环 。 水质优良是靖远得天独厚的优势 , 靖远村因地制宜 , 选用当地种植的黄豆作为原料 , 把腐竹加工生产作为村集体产业 。 为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 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根据工作要求 , 筹措3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生产用水升级改造 。 有了这笔改造资金 , 深山里优质的山泉水被引到了腐竹生产车间 , 清冽的山泉水裹着一粒粒黄豆 , 榨出浓香四溢、白滚滚的豆浆 , 晾出黄灿灿的腐竹 , 让深山里的帮扶车间成了增收的“黄金屋” 。
下一步 , 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与靖远村委并肩携手 , 立足靖远村“高山好水”“天然氧吧”的生态资源优势 , 助力推出徒步休闲、康养、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 , 让绿水青山不断成为靖远村振兴发展的金山银山 。 (秦佩佩)
临桂:“税务蓝”扎根乡土 “点绿成金”走出富民路
文章图片
作为村集体产业的腐竹厂用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腐竹的加工制作 。 秦佩佩摄
临桂:“税务蓝”扎根乡土 “点绿成金”走出富民路
文章图片
临桂:“税务蓝”扎根乡土 “点绿成金”走出富民路】作为村集体产业的腐竹厂用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腐竹的加工制作 。 秦佩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