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又立功!中国科学家用砒霜“拯救”抑癌蛋白,临床试验进行中

砒霜又立功!中国科学家用砒霜“拯救”抑癌蛋白,临床试验进行中

文章图片

砒霜又立功!中国科学家用砒霜“拯救”抑癌蛋白,临床试验进行中

文章图片

砒霜又立功!中国科学家用砒霜“拯救”抑癌蛋白,临床试验进行中

文章图片


提起砒霜 , 你会想起什么?
是水浒传里被一碗砒霜水毒死的武大郎 , 还是传说中的毒物“鹤顶红”?
正所谓“彼之砒霜 , 吾之蜜糖” , 其实砒霜不只是一种剧毒 , 它还是一种药物 , 早在清代就有用其治疗梅毒的记载 。
不过砒霜的神奇之处可不仅于此 , 近代以来我国的科学家接连证明了砒霜(三氧化二砷)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明显的作用 。

?一、“砒霜”或是治疗肿瘤最早的靶向药
上世纪70年代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张亭栋和同事偶然得知了一个治疗淋巴结核的老方子 , 药方内有砒霜、汞、蟾毒等多种剧毒物质 , 在民间还被用于治疗癌症 。 在详细的分析后 , 张亭栋发现药方里的砒霜(三氧化二砷)是唯一有治疗作用的分子 , 其他的剧毒物质则会给健康带来毒副作用 。
之后 , 他和同事在当地的医药报上发表了《「癌灵注射液」治疗6例白血病初步临床观察》的论文 , 文中指出了由砒霜和汞组成的癌灵1号对于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 当时这篇论文并没有多大的关注 , 但是却为血癌的治疗领域打开了新方向 。

?1996年 , 陈竺与张亭栋等人在《血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 报告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 该论文是一篇创造性的论文 , 首次发现三氧化二砷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 是我国学者在血液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 之后 , 越来越多有关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发表 。
2000年 , 三氧化二砷(亚砷酸)在我国获批上市 , 同年也在美国获批正式上市 。 2002年 , 亚砷酸在欧洲地区获批上市 , 用于治疗成年患者复发、顽固性急性早幼性细胞白血病 。 我国目前则是批准亚砷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性细胞白血病和原发性肝癌 , 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

?二、砒霜立功了 , 或有望成为癌症的克星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卢敏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可以针对最强抑癌蛋白P53进行拯救、修复 , 人体临床上约有50%的癌症患者存在P53突变或丧失功能的问题 。 研究中发现 , 砒霜内的砷原子可插入结构性突变P53蛋白的DNA结合区域 , 可让其出现功能性恢复 , 且仅需要0.1μg/ml就能实现 。
据悉 , 该团队已经开启了抑癌蛋白P53靶向药物的相关临床试验 , 其中有不少P53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一旦研究成功 , 可能将开启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另外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李小平教授、杨莹超博士团队则对三氧化二砷在卵巢癌的治疗上进行了一项研究 。 研究分别选取了33例原发耐药卵巢癌或接受过二线以上化疗 , 病理学证实为上皮性卵巢癌/铂类耐药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 。
最终 , 该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对于异质性卵巢恶性的治疗有良好作用 , 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克服卵巢耐药的新模式 , 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
需要提醒的是 , 所有研究中使用的砒霜是指砒霜的提取物 , 并不是直接吃砒霜 。 且砒霜治疗疾病的用量十分微妙 , 多一克少一克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 毒药方能治病也能杀人 , 不要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日常一定不能盲目购买砒霜服用 。